2.1系统硬件框架图
如上图,系统上位机中使用的微处理芯片是三星公司的 arm920T S3C2410A;Flash存储器采用 Samsung公司的 K9F1208U0M Nand Flash存储器,存储容量为 64MB,这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是高数据存储密度的理想解决方案,它能擦写一百多万次,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SDRAM存储器采用 HY57V561620CT,在此使用两块,每块大小为 32MB;为了实现人机交
互,以及从系统便携等方面考虑,系统使用了触摸屏,当然还扩展出串口、网口等,以上就是整个系统上位机的硬件框架。上位机和下位机间的通信设备使用的是 EZ-USB68013,它负责从上位机接受数据和命令,并把下位机实验数据以及各种状态返回到上位机,而它在 linux下驱动编写和移植留到下面再讨论。
2.2系统上位机软件组成
针对上面所讨论的系统硬件构成,以及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下面对系统上位机的软件组成进行讨论。如下是系统上位机的软件组成:
2.2.1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与移植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内核的配置和移植是非常重要的,本系统使用的是韩国 mizi公司免费提供的嵌入式 linux操作系统,本操作系统体积小、方便剪裁,同时它又包含了现有使用的大部分外围设备的驱动,因此,使用此操作系统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加快系统的开发。Arm-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主要包括如下几步:①建立交叉编译环境。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是进行 arm嵌入式项目开发的基础,它的搭建主要需要三个软件包:binutils、 gcc、glibc。其中 binutils主要用于生成一些辅助工具,如 objdump、as、ld等;gcc是用来生成交叉编译器 arm-linux-gcc;glibc主要提供用户程序所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函数库。当然,交叉环境的搭建是比较复杂的,很多步骤都涉及到硬件平台的选择,因此,本系统使用的是成都博睿公司所提供的交叉编译器,而对交叉环境的具体搭建这里就不作进一步的讨论了。
②修改配置文件,配置内核。修改配置文件使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devfs文件系统,配置内核使内核支持 yaffs文件系统。③根据系统需求添加相应的外围设备的驱动。本系统中使用了 EZ-usb68013来实现上、下位机的数据通信,那么就必须要在上位机中添加该通信设备的驱动。如下是在嵌入式 linux操作系统中 EZ-usb68013设备驱动添加的步骤:首先,通过修改内核中/driver/usb下的 usb-skelon.c文件,在 usb-skelon.c中添加 EZ-usb68013设备的 PID和 VID,并修改该目录下的 config.in和 Makefile文件,各添加一行内容,分别为:“dep_tristate ' USB 68013 driver support' CONFIG_USB_68013 $CONFIG_USB”和 “obj-$(CONFIG_USB_68013)+= usb68013.o”,这样就把 EZ-USB68013设备驱动编译进 Linux内核(当昀后系统启动后,在/dev/usb下出现 EZ-usb68013的设备节点 skel0);然后,选中内核对应的配置选项,编译后生成内核的移植镜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