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网络传真终端设计
实现完整网络传真收发的功能与步骤,可以分为网络传真发送处理及网络传真接收处理两个部分。其中网络传真接收端的处理可以理解为网络传真发送处理的逆过程。
在发送端,对传真样张进行分解、量化处理、编码、调制;而在接收端进行解调、译码、记录(处理)和传真图像合成的过程。所谓“分解”,就是将传真图像按照一定的密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扫描方向上,顺序进行分割,分割出来的微小基本单元称之为像素或像点[1]。此后,再利用光 /电转换技术,把像素点按一定次序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包括二值处理、压缩编码等,再将图像信息按 Tiff协议格式进行封装,接着再把包含图像信息的 Tiff格式的文件作为邮件的附件形式发送到传输线路[4],即 Internet网络,通过传真服务中心转发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接收方首先从传真服务中心取回包含传真信息的邮件,经过解析邮件,取出包含图像信息的邮件附件,接着提取出 Tiff格式文件中的图像信息,再经过译码恢复出与发送端二值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图像数据序列。最后送入记录部件,恢复出与发送端图像一致的传真图像,即传真样张(文件、图表、图形或图像)。
3.2 网络传真系统实现
该系统主要分为三个主要(层次)部分:
1. 基于 ARM7的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
2. 嵌入式操作系统 uClinux的移植[2],为嵌入式软件提供可靠的操作系统支持,主要包括基本的 TCP/IP网络功能支持,ram disk文件系统支持(用于暂存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以及 JFFS2文件系统的支持(主要用于在 Flash中长期保存传真数据和关键的系统数据等);
3. 网络传真处理程序:主要包括网络传真终端处理程序(图 1中所列功能)以及与传真服务器中心之间的传真收发接口(其中传真的内容遵循协议标准),以及传真命令控制的接口(主要实现传真的网络发送、网络传真打印以及传真机参数设置等功能),并提供传真的存储管理等功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