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维修教程知识 > 单片机栏
彩色像片洗印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09-08-05 16:16:42



3.2 温度控制模块
本系统中,各药槽中的药液约为2500ml,加热器为AC 220V 180W的一般电阻式加热棒,被控对象为纯滞后的控制对象,通过采用分段控制策略[1],控制精度达到了38.5±0.2℃,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其控制策略如下:
当系统检测的温度值为T≤22℃时,为初始加温阶段,程序控制加热器通电加温,直到系统检测的温度值达到22℃时为止。
当系统检测的温度值为22℃<T≤35℃时,为温度粗控阶段,程序控制加热器每次通电加温的时间t=80ms,由于系统的纯滞后效应,此阶段药液的温度仍然上升很快。当药液温度上升到35℃时,被控对象的温度仍处于纯滞后上升趋势中。
当系统检测的温度值为35℃<T≤38.1℃时,称为温度精控阶段,为了缓解系统的纯滞后效应,程序控制加热器每次通电加温的时间t=20ms,此阶段药液的温度上升速度明显减慢。当T=38.1℃时停止加温,但在系统惯性的作用下,药液温度将继续上升,根据不同的初始加温条件和环境温度,药液的最高过冲温度在38.8℃∽39.8℃之间,系统从初始加温到稳定工作的过渡时间为10min∽15min之间,满足了用户所提出的技术要求。
在恒温阶段,程序控制加热器每次通电加温的时间为t=8ms,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应为38.2℃≤T≤38.8℃。为了满足控制精度,程序采用预估趋势控制策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T≤38.6℃,且T(K)>T(K+1)时,被控对象的温度处于纯滞后下降趋势中,程序控制加热器通电加温,直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T≥38.4℃,且T(K)<T(K+1)时,被控对象的温度处于纯滞后上升趋势中,程序控制加热器停止加温,即可克服系统的纯滞后效应,实测控制精度为38.3℃≤T≤38.7℃。
3.3 其它控制程序简述
为了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设备安全,系统中设置有故障检测和报警程序,如当可控硅失效导通,药液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加热器断路,控制加温且药液温度不上升时;读取串行E2PROM中的控制参数和DS1820温度值,CRC校验出错时等,均通过电笛报警和发光二极管指示方式通知操作者,以便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在程序设计中,由于硬件设计时采用了X25045P中的看门狗电路,因此,在程序的适当地方均设置有对X25045P的操作指令,以防止看门狗电路错误复位系统。对于键盘处理程序、串行E2PROM和DS1820通讯程序、液晶显示控制程序等,许多文献中均有论述,在此不再重述。

4 结束语
本文中所提出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策略,对小容量纯滞后的被控对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温度控制参数可方便地经过系统实测进行整定,通过优化控制参数,可缩短过渡时间或减小温度的过冲量,从而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在不改变系统控制参数的情况下,选用较高精度的加热棒,其温度控制精度可达到38.5±0.1℃。

上一页  [1] [2]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图文阅读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56,691.4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