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的初步解译阶段,水资源较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其它地形物,具有低反射率和强烈吸收红外波谱的特性,因而在遥感卫星影像上,特征较为明星,详细地表物解译结果如表1所示。
在初步解译中,从遥感图像中读取不同地物(河流、植被、城市等)各波段的灰度值,对同种地物同种波段的采样点作平均值统计,采用波谱间关系法分析不同地物在各个波段的相对关系,便于水资源的计算机解译。
在不同地物光谱特征曲线解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先易后难,即先找主要河流后支流,先找1级干流后2级支流(依此类推)的顺序进行。初步解译阶段在遥感图像中先找的怒江、独龙江等主要河流,再从图像中找到了泸水线的老窝河、贡山县的迪麻洛河等支流,初步解译阶段除了能解译河流外,还能解译水利工程中的大、中、小水库、堤防、拦河闸、渠系等分布状况。
在初步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为确保解译标志、光谱曲线的准确性、一致性,核查解译成果的可靠性,调查疑难目标的真实性,在怒江峡谷进行野外调查检验工作,对疑难和代表性河段及流域分界线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完善修改解译成果。最好选择不同季节进行了怒江峡谷范围的野外调查、光谱观测和验证工作,遵循一个原则:即整个解译过程是“解译-验证-再解译”的反复过程,此项工作一直贯穿解译工作的全过程,才能保证解译结果的精确可靠。
本次怒江峡谷水资源遥感调查工作,主要解译了怒江河流形态、141条支流水系分布、流域分界线以及水库、堤防、灌区、渠系、拦河闸等水利工程,计算了怒江和独龙江干流长度及流域面积,怒江干流长316公里,独龙江干流长80公里,完成了怒江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监测,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3 总结和讨论
利用遥感技术、先进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综合的高新技术调查水资源能够快速完成调查,使调查准确精度好,同时可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人力、物力,完成了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任务。本次研究的遥感解译一自动量测-成图全过程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避免了传统方法冲扩卫星图片、解译、手绘、测量、成图过程中的各种误差,另外针对不同地物进行不同的解译方法设计,图像解译方法采取了计算机自动解译法和目视判读法并用、遥感解译和怒江水资源资料结合、室内解译与怒江野外实地调查结合的方法,既体现了技术上的先进性,又具有实用性,提高了解译精度,使图像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为怒江水资源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