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随着我国大气监测自动化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甘肃省目前已建成自动气象站85个,但其风传感器都未采取防雨凇、雾凇和冰冻冻害的措施,在低温、静风条件下,雨凇、雾凇和结冰冻害经常造成风传感器冻结,不能转动,使气象观测记录缺测。甘肃省的华家岭、乌鞘岭、西峰和全国其它自动气象站,已经出现因为雨凇、雾凇和结冰冻害造成的记录缺测,严重影响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华家岭、西峰2003-2005年的14次自动气象站风传感器雨雾凇冻结情况中,最长冻结时间39h,雨雾凇混合物积冰最大直径70mm,最大重量352g/m,最小相对湿度93%,冻结开始时的最大风速4.6m/s,最长静风时间6h,从冻结开始到结束最大降温幅度6.8℃。所以,解决雨凇、雾凇和冰冻冻害对自动气象站的影响,已成为自动气象观测亟待解决的问题。
芬兰等国家的自动气象站风传感器,多采用功率≤4W的加热装置,仅考虑温度指标,在气温≤4℃的天气条件下,由自动气象站自动启动加热装置,对风传感器进行加热,融化雨凇和雾凇对风传感器的冻结,但在我国的试点站运行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解决风传感器雨雾凇冻害问题,仅考虑气温是不全面的。尹宪志等人对自动气象站风传感器雨雾凇冻害进行了研究,认为风传感器覆冰冻结是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综合因素的结果[1] ,雨雾凇混合积冰出现频率高,对风传感器的冻结时间最长,危害最大[2-3] ,提出严重覆冰的基本条件及特征是温度为-5~0℃,平均风速≤5m/s,空气相对湿度>80%的冻雨或重雾雪天气。根据以上覆冰的临界条件,以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3个实时气象要素指标,作为风传感器冻结、融化的判断依据设计出了针对风传感器的自动加热控制电路,可防止或消除风传感器的冻结,达到自动气象站风传感器防冻保护的目的。
1 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风传感器加热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参数采样、指令控制、串行通讯接口、ATmega8型单片机、光电隔离驱动电路、加热电路等部分组成。
参数采样部分利用自动气象站测量的实时数据,通过自编软件提取自动气象站测量的实时气象要素指标,以温度为-5~0℃,平均风速≤5m/s,空气相对湿度>80%为临界值,确定指令控制电路是否发送指令。当达到设定标准时,通过通讯接口电路给ATmega8型单片机发出指令,再经过光电隔离驱动电路、控制风传感器防冻加热装置启动或停止工作[4] 。
采用电阻加热丝为风传感器防冻害元件,安置在风传感器内壳轴承套上方。使用交流36V的安全电压作为加热电压,加热功率约为8.6W,以保证对人体和仪器的安全。当水汽条件不具备凝结时能够停止加热融冻,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 硬件设计
2.1 通讯接口电路
因为PC机RS232串口采用的是RS232传输协议,它的高低电平分别为-l2V和+12V,与单片机的电平不一致,所以不能将PC机和单片机用电缆直接进行连接,在PC机和单片机之间必须增加一个RS232/TTL电平转换电路,即通信接口电路通常选择专用的RS232接口电平转换集成电路,如MAX232、HIN232等,NIH232和MAX232可以直接互换[5-6] 。这里选用NIH232CP芯片来完成串口接口电路(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