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给外部设备编写驱动程序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外设的方法。随着DSP的应用越来越广泛,DSP实时系统的日趋复杂及新技术的出现,DSP处理器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也是种类繁多,各不相同,而每一个外设都需要一个特定的驱动程序来支持外设的正常工作,这就要为每一个外设编写驱动程序,这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如何能够使系统开发人员从这些编写繁杂的驱动程序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而能够专心投入到应用程序的开发中呢?TI公司提出了基于DSP/BIOS的设备驱动模型,该模型分为两层:类驱动即与硬件不相关的层和微型驱动即与硬件相关的层。使用这种结构,应用程序只需调用类驱动的API函数,通过类驱动使用微型驱动,用微型驱动来控制外设。这种结构,将驱动程序合理分层,使得驱动程序模块化,可移植性、复用性大大增强,缩短了驱动程序的开发时间。
1 DSP/BIOS设备驱动模型工
1.1 类/微型驱动模型
DSP/BIOS是TI公司所设计开发的一个尺寸可裁剪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通过使用DSP/BIOS提供的丰富的内核服务,开发者能快速地创建满足实时性能要求的精细复杂的多任务应用程序。为了使开发设备驱动更加简单方便,提出了DSP/BIOS DeviceDriver Kit,定义了标准的设备驱动模型,一种将设备驱动分为与硬件无关和与硬件相关的双层结构,这样就使开发驱动程序不像以前那样复杂了,为开发者提供了便利。这两层结构称为“类/微型驱动模型,它们每一层都有各自通用的接口,所以相似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部分可以复用,驱动代码的移植成为可能,使开发驱动的过程大大简化。
与硬件无关的层称为类驱动(Class Driver),它处在应用程序与微型驱动之间,提供对多线程I/O请求的串行化和同步,并且维护设备数据缓冲区,向上提供API接口供应用程序调用,向下通过适配层与微型驱动相连,实现API接口函数到微型驱动层的映射。
与硬件相关的层称为微型驱动(Mini-driver),它处在类驱动与芯片支持库(Chip Support Library)之间,对于类驱动的接口是统一的,即每一个微型驱动都为类驱动和DSP/BIOS设备驱动管理提供了标准接口。微型驱动采用芯片支持库(CSL)管理外围设备的寄存器、内存和中断资源。但由于硬件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微型驱动对底层硬件的操作是根据硬件的不同而不同的。对于完成同样功能的不同外设,只需稍加修改微型驱动,而不需重新编写驱动程序,就可以实现驱动程序的移植与复用,使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大大简化。类/微型驱动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