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电子技术 > 光电应用
超远距离红外激光夜视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09-09-14 13:32:15



     最基本的超远距离红外激光夜视系统,由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LD、驱动控制器、光学扩束准直镜头、摄像机及其长焦距镜头、传输系统及监视器等组成。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LD,通过大电流驱动与控制,发射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目标物体。但由于激光的光束细、亮度高,因此必须要根据所监视的远距离目标的距离和范围,通过光学扩束准直镜头将红外光束扩束照亮到所监视范围的目标场景。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摄像机的长焦距镜头到光敏面上成像。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时由超低照度摄像机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这种影像,再通过传输系统送到监控中心去记录与显示。

    红外光传输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由于是1km以上的超远距离红外光波传输,就有几个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1、在空气中传输的质量受天气的影响较大。

    2、在任何大气传输链路中,都有几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即引起传输信号衰减的原因)。

    大气中分子的吸收

    LED和LD发光的大气传输系统的信号损失,主要是由其传输介质——大气的吸收引起的。因为光束从气体中穿过时,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分子吸收。而且,空气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得特别厉害,这些波长根本无法用于信号传输。由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尚可接受的波段称为大气透射窗(atmosphericwindows)。这种大气透射窗波段的数据在各类文献中都可以查到,因此所有的LED和LD的系统都必须在这个大气透射窗内的波长上工作。

    空气中的微粒吸收

    空气中的微粒,如灰尘和烟雾,是另外一个引起光信号吸收的因素。显然大气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这样的微粒,尤其在水体附近,这类颗粒的含量有时非常高。在这些地方,一般总是尽量将光设备安装得离地面高一些,以改善光传输的效果。

    雾气的吸收与散射

    雾气也是引起严重红外吸收的因素,并且雾气还会使光发生前、后向散射。因此,在多雾的区域,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来选择光收发设备的工作时段,因为起雾的时候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图文阅读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88,906.25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