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扬声器保护电路和功放保护电路
扬声器保护电路和功放保护电路是本设计的核心电路。该电路实现短路保护、过载保护、零点漂移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2-3]。若采用晶体三极管取样电路,由于基极-发射极和基极-集电极PN结电容、结电阻的存在必然会引入一定的干扰,甚至是直流电位,而且有的电路结构复杂,给后期维护带来不便。因此,本文采用光电隔离控制方式,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若采用晶体管输出型光耦合器(如4N25),需要两个光耦合器采样正负半周期,否则会存在抖动或者增加采样保持电路,这样,不但电路结构复杂、成本增加。而三端双向可控硅光耦合器(如MOC-3063)因其数字控制很方便,非常合适用来实现保护功能。晶闸管特性之一就是一旦导通,门极则失去作用,这就为优化电路奠定了基础。因此,只要采样半个周期信号即可完成电流采样。但付出的代价是降低了响应速度,所以应让两个声道各负责半个周期。不过由于左右负载是基本上是平衡的,相对地抵消了损失的响应速度,可以满足过载短路保护的要求。对于短路保护,其目标是保护功率放大器,因此响应时间上要求低。以超低频20 Hz计算,半个周期(0.1 s)内功放瞬时短路,一般不会造成损坏,频率再低时,则可启动直流保护。扬声器和功率保护电路如图3所示。
图3中,R_IN接音频功放右通道输出端,ROUT接右声道扬声器;L_IN接音频功放左通道输出端,LOUT接左声道扬声器;ERR、OFF、ON应与图1、图2中相同标号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系统电路图。键盘显示电路引线接出即可。
扬声器和功率保护电路工作原理:当输出端过载或短路时,在R8、R9两端产生的压降经R11、R12限流后, 正半周期信号使U6导通,负半周期信号使U5导通,驱动继电器闭合,切断音箱电路。当功率放大器中心电位漂移时,正电位门槛电压由稳压管D6确定,负电位门槛电压由稳压管D5确定,R10或R13采样的信号经过C3、L1、C2构成的低通滤波器后,检测出的直流成份再由D限幅和R14限流,正电压驱动U4控制J1吸合,负电压驱动U3导通后,U3的晶闸管会维持导通状态,使得正电源经R17迫使R14获得正电压驱动U4导通,间接驱动J1,目的是饶过避免单片机无法识别负电位问题。Q3、Q2构成复合管,OFF点作为控制点,当接收到低电平时,Q2、Q3才截止,起到关闭晶闸管作用。正常工作时,OFF点必须保持高电平。
5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让喇叭保护继电器J1工作在常闭状态,即通电吸合时音箱与功放是断开的,达到节能的目的。功放启动前,先自检测电压情况和继电器J1状态,然后在启动过程中实时检测系统状态确保安全。完成启动后进入扩展功能和监视状态。由于电路需要采样数据和设置各I/O口状态,本程序“读TEST电位”和过压欠压监视、温度监视均需要启动A/D转换功能,其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中各分支名即电路原理图中的节点标号。
在进入“禁止启动”程序时会将故障信息保存在静态存储器内,可通过键盘查看和清除,系统正常关机处理也会自动清除静态存储区数据。
6 电路仿真与测试
图5是软启动过程的C5两端电压上升曲线,曲线1是无软启动电路的电容充电曲线,曲线2是带软启动过程电容充电曲线。可以看出,在前34 ms内是低压启动,没有冲击电流;在34 ms后完成高压充电,出现短时的冲击现象。但只要再分一阶段启动基本上可以避免冲击现象,这说明本电路的设计是可行的。晶闸管TR导通时存在0.75 V左右的结电压,在200 W以上的功放上使用不如继电器节能。在这种情况下,只用TR来完成软启动过程即可。要注意在制作PCB板时,C3、R10、R13应尽可能靠近,或增加一个滤波电容,以防止声道之间的音源串扰。数字地应与模拟地隔离。本设计在测试时发现单片机不需要监视ERR点电位,电路仍然有保护作用。因为发生故障时,除了启动过程外,ERR必然为高电平,但由于Q1此时已截止,必然导致U1、U2控制端截止而关闭电源,提高了系统保护的可靠性。
本文设计的保护系统已嵌入功放电路中使用,经过测试,能够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并且实现节能控制。取样电阻R8、R9比一般三极管取样电路阻值小一倍,音频损耗小,结构更简洁,实现了普通继电器在节能状态下工作。
整个系统为单电源供电,音箱保护电路可单独工作,易扩展多声道保护,嵌入功放方便。这对于目前5.1声道系统、7.1声道系统、校园广播系统以及舞台音乐多声道系统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征.音响系统中的动态保护神-动态处理[J].音响技术,2008(10):24-26.
[2] 李友德.改进型扬声器保护电路[J].电子制作,2007(4).
[3] 李水飞.AV功放扬声器保护电路工作原理[J].电子世界,1999(7).
[4] 王晓军.基于单片机的晶闸管电子软启动器设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47-450.
[5] 张汉友.电子爱好者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