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地控制层网络
现地控制层采用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为现场总线。由于6#机组和7#机组以及各LCU之间距离很近,所以现场各工控机、PLC之间采用双绞线为介质,通过交换机组建一个局域网。
(3)保护室与现地控制层之间的通信
保护室是为了对现场出现报警等状况,需要到现场处理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对数据的准确度以及可控性要求不高。而且由于离现场不远,所以用一根双绞线直接将保护室的工控机连到现场的局域网中。
3 监控系统功能与特点
(1)应用了基于DCS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
应用基于DCS的计算机系统监控软件(如S7-300的编程软件)、KingView和WinCC组态软件,使用户轻松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运行、维护人员对监控系统的使用、维护和二次开发的便利性,大大减轻了维护工作量;使系统不仅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还可以根据将来的需求进行扩展;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2)辅助系统设立独立的现场控制模块
现场控制层设立独立的辅助系统控制模块。如油系统、气系统、水系统等辅助系统,采用独立的控制系统,通过现场工业以太网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传输给主系统。若中央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只会造成控制室内无法显示数据,但是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若某独立系统出错,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人机对话界面友好
在监控管理层(中央控制室)中采用KingView,在现场控制层中采用WinCC组态软件,监控画面直观地表达出生产过程,能够实时地显示数据,并且能实时多任务、使用灵活、功能多样、运行可靠。而且接口开放,易于扩展,二次开发容易。另外,在依照现场工作人员要求多次修改画面后,工作人员对画面更加熟悉、亲切、易于操作。
(4)与现场原有独立的控制单元实现通信
由于水电站监控系统的复杂性,很多控制单元,如调速器、水轮机的温度等都是现场控制的,没有实现中央集中监控,给运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本文的这套系统通过现场总线以及OPC通信协议,与现场各独立的控制单元都能实现通信,可以采集数据以及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可以在控制室内实现集中监控。
(5)通过104规约与升压站进行通信
水电站发电主要分为发电机组和升压站两个重要部分。本文系统主要是针对生产工艺,即对发电机组相关的监控。但是为了让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监视整个水电站发电的工作状况,本设计采用通过电力系统104规约与升压站进行通信,将升压站的数据实时显示在同一套监控设备上,即同一台工控机上。并将这些监控画面显示在同一套监控软件中,这样工作人员只需要操作一台设备就可以监视整个水电站发电的工作状况,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6)自诊断功能
现地控制单元配置了完备的硬件及软件诊断功能。PLC具有自诊断功能,可以及时发现控制系统中的故障,以便采取措施并加以排除,从而提高了水电站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了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提出的佛子岭水电站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解决了电站现场运行的可视化及集中监控问题。系统在保证可靠安全的前提下,完全按照冗余化和开放式的系统结构设计,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整个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实现水电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生产数据的综合管理,从而达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等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纪铭.OPC技术在水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