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工业现场如电力系统、化工系统等大量使用控制器局部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现场总线网络,CAN通信卡作为计算机的外设将计算机接入CAN网络。市场上有不少CAN通信卡,但基本上都不带Linux驱动程序,当需要在Linux下使用CAN通信卡设备时,需自己开发Linux的驱动程序。开发Linux驱动程序不但要求程序员要非常熟悉Linux系统,而且要熟悉Linux驱动程序开发的规范。本文将详细介绍CAN通信卡的Linux驱动设备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1 CAN通信卡的Linux设备驱动程序结构
Linux系统内核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与外围设备进行交互,设备驱动程序是Linux内核的一部分,它是一组数据结构和函数,这些数据结构和函数通过定义的接口控制一个或多个设备。对用户程序而言,设备驱动程序隐藏了设备的具体细节,对各种不同设备提供一致的接口,一般来说是把设备映射为一个特殊的设备文件,用户程序可以象对普通文件一样对此设备文件进行操作。
Linux将每个设备看作一个文件,即可以像对待文件那样使用read、write等系统调用进行读写。Linux的设备文件分为两类:一是字符设备,只能对该类设备进行顺序读写,对外提供字节流方式的操作;二是块设备,可以对该类设备进行随机访问,一般是磁盘设备等大容量存储设备。CAN通信卡设备属于字符型设备。
对设备的访问是由设备驱动程序提供的。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用模块的方式加载入内核,设备驱动程序与Linux系统的关系如图1所示。
1.1 CAN通信卡设备的特点
控制器局部网(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由于其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很快被推广到工业测控现场。
CAN通信卡硬件实现CAN定义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收发报文中数据长度为0~8个字节,有2032个报文标识符。工作时通过报文标识符确定总线访问优先权,高优先级报文具有低延迟时间,数据传送速率可编程(最高为1Mbps)。发送期间若丢失仲裁或由于出错而遭破坏的报文可自动重发。具有成组和广播报文功能。
当CAN通信卡接收到一个报文时,数据保存在CAN通信卡上的接收缓存器中,并产生一个接收中断。当一个报文被成功发送后,发送缓冲器可再次被访问,产生一个发送中断信号。CAN通信卡发送报文,将数据送入CAN通信卡上的发送缓存器中,CAN通信卡将数据串行化发到CAN总线上。
1.2 CAN通信卡设备驱动程序的任务
由于CAN一帧的数据长度最大为8个字节,可以用多帧的Hilon A协议来使CAN传输数据任意长。CAN通信卡驱动程序主要完成按照Hilon A协议解包接收和打包发送任务,并要对接收的多帧进行管理。
CAN通信卡驱动程序应该完成以下任务:
(1)为应用程序提供通过CAN卡发送和接收任意长度数据的能力;
(2)为应用程序提供设置CAN卡上CAN控制器运行参数的能力;
(3)以阻塞或非阻塞方式读写CAN设备文件;
(4)允许CAN卡同时收发多路数据。
1.3 CAN通信卡驱动程序的处理流程
用户进程通过系统调用向驱动程序传送一帧任意长度的数据,驱动程序中发送数据的程序按照Hilon A协议将该帧分段打包,放入发送队列,并向CAN控制器请求发送,由中断处理程序中发送部分负责发送完所有的数据包。
当CAN通信卡接收到数据时,产生接收中断,启动接收中断处理程序上半部将CAN控制器中接收缓冲器中的内容复制到接收队列中,由中断处理的下半部负责解包和组帧的任务,并将处理完的帧放入帧队列中,最后用户使用系统调用从接收帧队列中读取完整的一帧。
CAN通信卡设备驱动程序处理框架如图2所示。
2 CAN通信卡设备驱动程序的模块化程序设计
根据Linux对设备驱动程序的要求,模块化的CAN驱动程序软件结构如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