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单元电路介绍 > 其它电路
基于CPLD的多次重触发存储测试系统设计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0-04-09 11:28:42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CPLD的多次重触发存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系统硬件设计以及CPLD内部控制原理,并对CPLD控制电路仿真。该系统体积小、功耗低,能够实时记录多次重触发信号,每次信号记录均有负延迟,读取出数据时,无需程序调整,即可准确复现记录波形,因此重触发技术在存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CPLD;多次重触发;存储;测试;波形仿真


1 引言
    多次重触发技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一个30齿的齿轮,设齿轮啮台系数为1.2,若测量其中1齿多次啮合时的应力,则1齿的啮合时间只占齿轮转l圈时间的1.2/30,其余28.8/30的时间为空闲态,而空闲态记录无意义。为此开发多次重触发技术,以齿应力作为内触发信号,只记录每次触发后的有用信号,并具有负延迟,而不记录空闲状态.直到占满记录装置存储空间,这样可有效利用存储空间,记录更多的有用信号。

2 多次重触发存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2.1 多次重触发存储测试系统工作原理
    图1为多次重触发存储测试系统原理框图,其工作原理:被测信号经传感器变为电信号后,输入至模拟调理电路,再经放大滤波后输入至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经过FIFO传输给存储器,计算机通过通信接口读取数据。其中,该存储测试系统的A/D转换器的转换和读时钟、FIFO及存储器的读写时钟、推地址时钟均由CPLD控制产生。

 


2.2 负延迟的实现
    动态信息存储要求真实有效地记录有用信号,根据被测信号特点,需记录下触发前信号在极短时间内的数据,这就要使用负延迟技术。负延迟也称为提前传输,即将触发信号的触发采集时刻提前一段时间作为传输数据的起始点。该系统设计采用FIFO存储器实现负延负延迟。触发信号未到来时,A/D转换器输出的数据不断写入FIFO存储器中,A/D转换器转换的数据不断刷新FIFO存储器的内容。一旦触发信号到来,数据则开始从FIFO写入存储器。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图文阅读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22,382.8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