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大规模集成逻辑器件。它采用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器件的开发与设计,其优越性大大超过普通TTL集成门。重点介绍了FPGA的基本组成原理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配置逻辑块;专用集成电路
1 引言
FPGA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使用的大规模可编程数字集成电路器件。它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器件的开发与应用。用户借助于计算机不仅能自行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还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功能仿真和实时仿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电路,改进设计方案。这样,设计者不必动手搭接电路、调试验证,只须在计算机上操作很短的时间,即可设计出与实际系统相差无几的理想电路。而且,FPGA器件采用标准化结构,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耗低、速度快,可无限次反复编程,因此,成为科研产品开发及其小型化的首选器件,其应用极为广泛。
2 FPGA的基本组成原理
FPGA的基本组成与生产厂家有关,不同厂家的器件其结构、工艺技术和编程方法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广泛使用Xilinx公司生产的FPGA器件。XilinxFPGA采用逻辑单元阵列(Logic Cell Array—简称LCA)结构,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Xilinx公司FPGA结构图
由图1可知,XilinxFPGA由3个可编程基本单元阵列组成:输入/输出块(I/OBlock—简称I/OB)阵列,可配置逻辑块(Configurable LogicB lock—简称CLB)阵列及可编程互连网络(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简称PI)。其中输入/输出块排列在芯片周围,它是可配置逻辑块与外部引脚的接口。可配置逻辑块是FPGA的核心,它以矩阵形式排列在芯片中心。每个CLB均可实现一个逻辑功能小单元。各CLB之间通过互连网络编程连接,以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
3 FPGA的开发过程
FPGA的开发过程依赖于它的软件开发系统,其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FPGA的基本设计流程分为3部分:设计输入,设计实现及设计验证。
图2FPGA的基本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