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单元电路介绍 > 其它电路
温室智能控制器硬件设计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1-08-05 08:36:39



  3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在硬件电路的干扰主要有信号线相互之间的串扰,多点接地造成的电位差,寄生震荡,元件热噪声,触点电势的影响,相邻回路之间的耦合,数字地和模拟地的影响等。本系统中主要在以下的几个方向进行具体的硬件抗干扰设计。

  3. 1 电源

  电源的抗干扰设计是系统硬件抗干扰的关键。电源做得好,整个电路的抗干扰就解决了一大半。因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功耗较小,对于需求的12V、5V、3. 3V 的直流电源都选用高性能的常用直流电压转换芯片实现。且对三级电压需求逐级串联用极性电容稳压,这样得到的3. 3V 稳压电源性能更好。系统选用的工作电压需求在2. 7V - 3. 6V 的单片机提供高质量直流电源,以减少电源噪声对单片机的干扰。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电源结构图

图4 电源结构图

  3. 2 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的抗干扰,主要是抑制干扰源,即尽可能减少干扰源的du /dt 和di /dt。减小du /dt 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干扰源的两端并联电容,而减小di /dt 则是在干扰源回路串联电感或电阻以及增加续流二极管等。

  ( 1) A/D 输入通道

  A/D 输入通道并接RC 吸收电路,以消除干扰源的du /dt 影响。因采集单元的A/D 转换基准电压选用3. 3v。设计时使用二极管分别接通3. 3v 和大地以进行限幅保护。通过接地以获得准确的测量值。具体电路如图5 所示。

图5 A/D 转换接口电路

图5 A/D 转换接口电路

  ( 2) 继电器控制输出

  控制继电器应消除线圈断开时的反电势干扰,系统设计使用光耦隔离来抑制继电器可能引发干扰的侵入。光电耦合是一种光电结合器件,输入端是发光器件( 发光二机管) ,输出端由光接受器件( 光敏三极管)组成。当工作电流达到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时,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光敏三极管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整个传输过程是通过一种电—光—电的转换完成的,在电路上是完全隔离的。系统设计继电器隔离通道如图6 所示。

图6 继电器隔离通道

图6 继电器隔离通道

  3. 3 电路板设计

  合理设计系统电路板,能有效地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和抑制干扰源,同时还可以提高敏感元件( 如单片机、数字IC、A/D、D/A 等容易被干扰的对象) 的抗干扰能力[7]。本系统设计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 1) 电路板合理分区,如强、弱信号,数字、模拟信号分区。尽可能使干扰源远离敏感元件。大功率器件尽量布置在电路板的边缘。

  ( 2) 布线时尽量减少回路环的面积,以降低感应噪声; 电源线和地线要尽量粗,除减小压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耦合噪声。

  ( 3) 不用的单片机管脚,一律通过上拉电阻接电源。

  ( 4) 晶振与单片机引脚尽量靠近,用地线把时钟区隔离起来,晶振外壳接地并固定。

  ( 5) 用地线把数字区与模拟区隔离,数字地与模拟地要分离,最后接于电源地一点汇集,呈“星形”状。

  ( 6) 信号线的截面按压降的原则来选择。测控装置的信号线中传输的多是弱电流信号,信号线上尽管电流不大,但一般都较长,如果线径过细,势必造成压降过大。利用电路板空间,系统中选择较大直径布线。

  4 结束语

  根据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功能需求,设计系统三级控制结构。依据系统技术指标选择合适的温室参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控制器,分析通信功能选择RS485 通信协议。确定硬件电路以及抗干扰措施,确保系统功能。系统自2010 年4 月份在宁夏国家经济林木种苗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E1 温室投入运行以来,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效果良好。

上一页  [1] [2] [3] [4]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9,515.63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