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判断行输出供电B+异常,造成逆程脉冲过压。触发了保护电路。
检测行输出供电电源B+,227V偏高(600×800/85Hz),实测一次电源77V为60V,偏低。测附图中A点电流为1.5A,偏大,脱开升压开关管Q911D极,一次电源输出的77V恢复正常,保护不再动作,A点电流恢复到0.26A。看来一次电源正常,行供电电压过高是二次电源控制电路异常造成的。
二次电源电路由小信号处理块IC401(TDA9115)、储能电感L906、开关管Q911等构成并联升压型开关电源(相关引脚功能见附表),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表 TDA9115相关引脚功能及正常工作电压
引脚 | 功能 | 电压(V) |
14 | B+电源误差放大器输出端 | 3.43 |
15 | B+电源误差取样信号输入 | 4.76 |
16 | B+电源开关管电流检测端 | 0.64 |
58 | X射线保护 | 0.19 |
28 | B+电源PWM信号输出端 | 6.48 |
工作过程:由IC401的28脚输出的PWM激励脉冲,经R980限流,再经Q912、Q920推挽放大后,驱动开关管Q911工作在开关状态。Q911饱和导通时,77V电压经L906、Q911D-S极到地形成回路,L906上感应出左正右负的电动势。Q911截止期间,L906上感应出的左负右正的电动势与77V叠加后,经D925整流,C951滤波,获得行输出级供电电压B+。
B+电压控制:改变显示模式使行频变低时,行输出变压器T402各绕组产生的行逆程脉冲升高。T402⑥脚升高的行逆程脉冲经D929整流、C433滤波。获得的取样电压升高。升高的取样电压经R969、VR902、R972分压,由R968输入IC40115脚。经IC401内部B+控制电路处理后,使28脚输出的开关脉冲信号占空比变化,Q911导通时间缩短,使B+电压适当降低。行频升高时,则控制过程与之相反,这样通过控制C433两端取样电压的大小,使B+电压随行频变化而变化,最终保证T402各绕组产生的脉冲电压基本不变。
软启动控制:开机瞬间,IC40114脚外接的C947两端电压为0V,开机后,通过D402对C947充电,使14脚电压逐渐升高,28脚输出的激励脉冲相应变化,控制B+逐渐升高,实现软启动控制。
短路软启动电容C947可进一步确定故障范围。短路C947后,如B+仍高,保护仍动作,多为IC401内部B+控制电路异常;短路C947后,如B+回落,保护不再动作,多为Ic401外部的误差放大电路异常。
把C947短路,不再保护,B+变成77V,看来是IC401外部的误差放大电路异常。其中嫌疑最大的是C433和VR902,更换C433,故障依旧。记下VR902在路阻值,换为新电位器后试机,发现调节VR902时B+变化,最高达198V,此时彩显不再马上保护,VR902也没问题,因此,把B+调至最低继续检修。
接着查取样部分的D929、R969、R972、R968,均正常。IC40114~16脚外接元件也正常,难道TDA9115内部有问题? 更换,无效,此时心中非常纳闷。该查的都查了,怎么B+还这么高呢?
一次开机时间稍长(约四十秒),忽听“刷”一声之后传来轻微的“哒哒”声,黑屏了。测一次电源输出的77V,降到50V左右,A点电流1.4A;测B+也很低。心想,这么高的B+,肯定行管烧了。测行管c极对地阻值,正常。难道交流短路?瞬间短路行推动变压器初级,一次电源输出77V恢复正常——行包交流短路!拆下看高压包型号为79Q-355-4-AS,换新后开机有高压声,测B+为130V左右,不再保护。再看屏幕,黑屏,调节加速极、聚焦极电压,屏幕出现光栅,但是幅度偏小。恢复VR902原阻值,重新调节加速、聚焦,光栅正常。此时一次电源输出为77V,A点电流为0.34A~0.4A(与亮度有关),二次电源输出的B+为153V,彩显正常了。回想换包前后,并未动其他元件,难道是高压包造成的B+高故障?长时间试机,故障不再出现。
后检修一台同型号同故障的电视机,更换高压包后修复,把拆下的高压包用行包短路测试仪测试(见《家电维修》2005年第10期P56《给万用表加装电感短路测试器》一文),测试结果与好包完全一样,怀疑高压包只是轻微损坏。
再后来又修过几台同型号转修机。故障为无光栅。打开后发现有的行管烧了,有的枕校管烧了,还有的二次升压管烧了,机内也有修理代换痕迹,心想,估计烧管的根本原因是高压包损坏后造成B+高,更换高压包后。果然全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