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想。既然(8)脚电压有偏离的嫌疑。那么人为地给它“低”电平如何呢?试将一小阻值电阻连接至(H)与(G)外壳之间(降低“水”阻),并小心不让其碰到粉碎刀片。防止电机转动时碰到。通电测(8)脚电压0.7V左右,按下启动键不一会杯体就热了,这就证明(8)脚电压确实偏高。不过试了多次,虽说每次都能进入到预热程序,但多数时候是直至杯体内水开了也不打浆,偶尔能打浆又马上停止。就在怀疑是否CPU不良时。忽然发现(G)管壁颜色稍暗。没有金属的那种光泽,细看还带有斑纹,(H)外壁也是如此,试用万用表测(G)金属外壁上任意两点间阻值,竟然很大且不太稳定。难怪电压偏高:问题正是出在水位检测路径上!正是这暗斑纹的存在,相当于增大了“R*”的阻值,而抬高了IC(8)脚的电压。虽然后来人为在(G)与(H)外壳间接一小电阻,降低了(8)脚电压,但因接在带暗斑纹的金属外壳上。而这一层斑纹“膜”阻值是不稳定的。故而造成功能紊乱。
去掉人为接的小电阻用钢丝球将(G)、(H)外壳擦亮后试机。果然恢复正常!
小结:1.“膜”层的产生与本人家里的清洗习惯有关。为防止磨伤金属表面,在豆浆机使用完毕擦洗时都用软布,长期如此。而豆浆、花生浆毕竟属于(油)黏性物质,时间长了总会在金属表面上附着一层“膜”,非钢丝球等硬质材料不能去除。以前偶尔也碰到过功能紊乱的现象。但不明其所以然,现在知道了,以前使用频率较低。“膜”层薄。故障轻微。而在电机“修”复之后使用两个月间,几乎天天在用,加速了“膜”垢的产生,从而使故障日益加重化。
2.修复后特意测IC(8)脚电压,发现其数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永温的升高在1.75V-1.24V之间变化。这是因为“水”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缘故。
3.该机从电机“修”复以来至今已近一年(使用频率约两三天一次),现仍正常。也曾遇到电机转轴卡紧,转动不畅情况,这是含油轴承缺油,滴上润滑油后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