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定故障在视频电路。下图是根据该故障机CRT板实物绘出的B视放原理图,位号以板上标识为准。RGB信号由UOC超级芯片N1O3OM8373(51)~(53)脚输出,经隔离和钳位元件由XS501传至末级视放电路驱动CRT显示图像。本机视放电路是新机中较常见的电路模式,由V531~V534等相关元件构成视放驱动和BLK检测电路。根据故障分析,此故障既与CRT有关,又与视放板元件和暗、白平衡自动校正的功能有关。先集中精力检修视放部分电路。在有正常图像时,由XP501测得三基色输入端电压R为2.46V,G为2.21V,B为2.O2V;BLK端有图像时为6.2V~7.6V(无图像时3.3V),图像正常时,Rk为157V,Gk为154V,Bk为154V。待蓝屏出现时,B迅速升至5.1V,BK降至60V以下,蓝屏持续一段时间后,电视机便自动关机。检测视放板元件无一损坏。于是,不得不采取最直接的办法,先排除CRT热碰极的可能。商场当时有一台刚修复的故障机P29TK383,与本机使用的CRT-样均为北松显像管。将主板移至本机,经一天试用,故障再未出现,初步排除了CRT损坏的可能,看来问题仍在电路板上。于是,采取逐一换位的办法,将R、B两个视放通道的元件逐一换位,如掉换某个元件后R通道出现故障,便可肯定该元件损坏。这个方法虽然有点笨,却是行之有效的。但把所有元件大换血后,R通道依然正常,B视放故障依旧,只是此时故障演变成开机即蓝光栅。最后将原机的显像管座换掉,也未能排除故障,维修走入了死胡同。无奈,只得怀疑UOC芯片的自动亮/暗平街校正电路因故障而使蓝基色的电平升高。在向市级售后服务部申请芯片配件时,忽然想到,主板上的元件是否与故障有关呢?(53)脚B基色信号至视放板之间只有R127、VD112、VD120,逐个在路检测,测得VD112阻值明显偏低。焊下后检测,其正向阻值仅1kΩ,反向为不稳定的3kΩ。换一只1N4148二极管后,故障排除。
原来,VD112正端与B输出相接,负端接在+8V电源上,热稳定性不良使VD112(1N4148)由二极管的开关特性演变为不稳定的纯阻特性,最后变成相当于B基色输出端的上拉电阻,使B基色视放营基极电位上升,B视放管饱和,从而拉低B枪电位,使显像管显示带回扫线的蓝色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