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机属于GU22机芯,查微处理器TMP88CS38/UD2(20)脚已输出了待机低电平,但小信号处理芯片TDA9333行激励信号输出端(8)脚无行激励脉冲输出,据此怀疑是保护电路动作,使机器处于待机状态。根据这一思路,考虑到行输出电路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容易出现故障,于是试断开行输出管C极,在+B(145V)端对地接一只60W灯泡试机,灯泡亮,145V电压正常,这说明行输出电路可能有问题,试在行输出变压器T444的+B(145V)输入端(2)脚串入1A直流电流表,同时接上行输出管C极后试机,发现电流表指针接近满偏,随即指针回零,彩电处于待机保护状态。显然行输出电路或它的附属电路有短路或漏电故障。
该机的行输出电路如图所示,与普通中小屏幕彩电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了由R406、D410、Q401、R403、C403、L401等构成的水平校输出放大电路,其作用是将小信号处理芯片TDA9333(3)脚输出的水平枕校信号放大,通,过L401,L402等加到行偏转线圈两端。L401的主要作用是通场频、隔行频,以防止行脉冲对水平枕校电路的影响。
2.增加了以C406、C440、R420、T402等构成的动态聚焦电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行频锯齿波电压经C440积分,形成符合显像管曲率且与行扫描正程同步的行频抛物波,然后经T402耦合至聚焦电路,即行输出变压器(13)脚,使聚焦电压随电子束扫描位置作相应变化,即在荧屏中间位置时较低,愈到荧屏左右边缘(东西方向)愈高,以保证荧屏左、右侧光栅的聚焦效果与中间一致。同时,来自水平枕校电路的场频抛物波也经C406移相后珊合至T402初级,经T402升压和极性转换后也盔加到聚焦电压上,使聚焦电压在竖直方向(南北方向)愈到荧屏边缘电压越高,以保证光栅在炎屏上、下侧的聚焦效果,从而使得整个荧屏图像的清晰度一致。
3.增加了高压稳定电路,其取样点设在行输出变压器(8)脚,其工作过程是:假如行逆程电容容虽变小或+B电压升高,就会使行逆程脉冲电压升高,图像亮度增高,电子束流增大(图像尺寸变小),这时取样电阻R419两端电压降增大,右端电压下降,则加至TDA9333(43)脚(ADL信号输入)的电压下降,使内部亮度控制电路起控,使图像亮度基本保持不变。与此同时。还会使加至控制管Q202b极的电压下降,使其导通程度增加→c极电压下降→经R206加至TDA9333(4)脚(高压校正输入)电压下降,经与内部的设定值比较后,令(8)脚输出的行激励脉冲宽度变窄,使其行逆程脉冲不致于过高。反之亦然。这样使行逆程脉冲基本保持不变。如果超过了调整范围,TDA9333将关闭(8)脚输出的行激励信号,使行输出电路停止工作。
4.行推动级供电在行扫描电路启动时,由开关电源提供的12V电源供电,在启动后由行输出变压器提供的约15V电压(减去D405管压阵)供给,这样供电的好处是:如果行输出电路发生故障,行推动级将不会工作,不致于使故障扩大。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行输出电路或相关附属电路发生故障,使行逆程脉冲过低(在过流时)或过高,将会使行输出电路不工作,从而呈三无状。为确定故障点,决定采用断开法。首先检查行逆程电容、行阻尼管,均未发现异常;再查水平枕校管Q401c极对地电阻几乎为零。经查Q401、C403均击穿,显然这是行逆程脉冲窜人水平枕校电路所致,怀疑电感L401短路。焊下L401,发现表面已泛黄,再看内部漆包线已严重发黑,应是过热所致。拆下L401中的漆包线重新浸漆、烘干并重绕后上机,并更换Q401、C403后通电试机,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