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音响 收录机 MP3
如何读懂MP3/MP4播放器电路图(三)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3-05-24 09:30:56

    ②电路原理图能够完整表达某二级电路或整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时图中还全部标出了电路各元器件的参数,如阻值、容量和三极管型号,这为维修和代换提供了方便,也便于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记忆电路的结构和组成。

    原理图采用习惯画法,能使人一目了然,例如:元器件采用习惯画法,各元器件之间采用最短的连线。而在实际的整机电路中,由于受电路中其他单元电路的元器件的制约,该单元电路的有关元器件往往画得比较乱,有的在画法上不是常见的画法,有的个别元器件画得与该单元电路相距较远,这样的电路中有些连线很长且弯弯曲曲,造成识图和对电路工作原理理解的困难。

    在识别电路原理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交流通道。
    交流通道是阅读电路图的一个重点。注意交流通道就是需要了解电路中“信号”的流向—信号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在分析电路的交流通道时,可利用前面介绍的电阻、\电容、电感的相关知识,要注意电路的交叉点是否连接,如图3所示。

    ②直流通道。
    电路图中的直流通道主要是指各单元电路中的电源电路,或各单元电路的控制信号通道。对于直流通道,有一句话可以形象地说明:只能经过电阻或电感,遇着电容就回头。

    4.印制电路板图(元器件分布图)
    印制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PCB)又称PCB图、印制电路图、元器件分布图,它是一种实际电子元器件的装配图。印制电路板是在一种绝缘板上先覆盖一层金属箔,再将金属箔上不需要的地方腐蚀掉万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简便的金属箔做元器件之间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PCB图上所标的电子元器件与实际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排列是一样的。分布图中一般标注了各个元器件的标号,对照元器件分布图、电路原理图和MP3 / MP4实物,可以很方便地找到MP3 / MP4各个元器件在MP3 / MP4电路板中的具体位置。因此,MP3 / MP4元器件分布图在MP3 / MP4维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4所示是炬力2091小贝贝的实物图和对应的元器件分布图。

    5.电路图的组成
    电路图主要由元器件符号、连线、接点、注释等几部分组成。元器件符号表示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它与实际元器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但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器件的特点,而且元器件的引脚都与实际元器件保持一致。

    连线表示的是实际电路中的导线,在原理图中虽然是一根线,但在印制电路板中往往不是线而是各种形状的铜箔。

    接点表示连接到其上的元器件引脚、导线,不论数目多少,都是连在一起的。
    电路图中的注释是十分重要的,电路图中的所有文字都可以归入注释一类。

    元器件符号、连线和接点在电路图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些表示原理的电路图中,可以省略掉注释。但实际的电路图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

MP3 / MP4电路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参见表1。在这里仅介绍连接线与接点。

    连接线和接点是电路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的存在使得电路图中的各种元器件之间的连通关系得以辨别。连接线又叫“连线”或“接线”。

    连线是一段折线,它表示将它两端的电路元器件连接在一起。接点是用来连接几根连线的,在电路图中表示为一个小圆点,接在同一个接点上的所有连线在电气上都是接通的,如图5所示。

    在实际运用中,以图5为例,图5 (a)中的R4与R2相连,R1与R3相连,RIM不与R4,R2相连:图5 (b)中的R5-R8等4个电阻均连接在一起。集成电路的脚位在MP3 / MP4电路中大量运用集成电路(IC)。为降低成本,减少外围电路,IC生产商将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到集成电路芯片上。

    集成电路有很多引脚,新款MP4的多数芯片均采用了BGA(球栅陈列结构的PCB/EP印刷电路板)封装的无引脚脚位。识别集成电路的脚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个不同的引脚都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功能,如果某一个功能的引脚虚焊或是脱焊就会出现相应的故障。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 好的评价
      0%(0)
  • 差的评价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68,820.31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