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冷电路
参见图7,制冷电路由微处理器IC1,温度传感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驱动块IC2(ULN2003)、光电拙合器、双向晶闸管、继电器、电磁阀、变频板、压缩机、风扇电机等构成。
该机为了实现冷冻室、冷藏室、变温室的制冷控制,采用了两个电磁阀,如图8所示。三个室制冷优先级别为:变温室第一、冷藏室第二、冷冻室第三:冷藏室、变温室、冷冻室、电磁阀和压缩机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下面以3个室都需要制冷为例介绍该机的制冷工作过程。
参见图7,当3个室都需要制冷时,微处理器IC 1的22、24、27脚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23脚输出低电平控制信号。22脚输出高电平电压经IC2的⑦、⑩脚内的非门倒相放大,为继电器K1的线圈供电,使它的触点吸合,市电电压能够为变频板供电,利用整流滤波电路产生300V直流电压,为功率模块供电;23脚输出的低电平控制信号通过IC2的⑥、11脚内的非门倒相放大,不能为光电藕合器IC3内的发光二极管供电,IC3内的双向晶闸管截止,不能为双向晶闸管TR1提供触发信号,使TR1截止,电磁阀1的线圈无市电电压输入,电磁阀1内的阀芯不切换,切断冷冻室
蒸发器毛细管1的管口,而接通冷藏室
蒸发器毛细管2的管口;24脚输出的高电平控制信号通过IC2的⑥、11脚内的非门倒相放大,为光电藕合器IC4内的发光二极管供电,IC3内的双向晶闸管导通,为双向晶闸管TR2提供触发信号,TR2导通,为电磁阀2的线圈提供市电电压,电磁阀2的阀芯切换,切断与电磁阀1连接的管口,而接通接变温室
蒸发器毛细管3的管口。这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由过滤器滤除水分和杂质后,通过变温室
蒸发器、冷冻室
蒸发器吸热气化为变温室和冷冻室进行降温。同时,27脚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经驱动块IC2 3、14脚内的非门倒相放大,为继电器K3的线圈供电,使K3内的触点吸合,接通风扇电机的回路,风扇电机开始带动风扇旋转,使变温室的空气快速流动,确保变温室每个部位的温度保持均匀。随着压缩机地不断运行,变温室、冷冻室的温度开始下降。当变温室的温度达到设置温度后,变温室传感器的阻值增大,5V电压通过R16与它分压后产生的电压增大到设置值,利用R24限流,C12滤波后加到IC1的14脚,IC 1将该电压与内部的存储器存储的电压/温度数据比较后,确认变温室的温度达到要求,于是IC 1的24、27脚输出的控制信号变为低电平,27脚输出的控制信号使风扇电机停转;24脚输出的控制信号使IC4截止,进而使TR2截止,电磁阀2的线圈无市电输入,电磁阀2的阀芯复位,关闭接变温室毛细管3的管口,而打开接电磁阀1的管口,此时制冷剂流经冷藏室
蒸发器、冷冻室
蒸发器,为冷藏室和冷冻室进行降温。随着压缩机地不断运行,冷藏室的温度开始下降。当冷藏室的温度达到设置温度后,冷藏室空问传感器的阻值增大,5V电压通过R13与它分压后产生的电压增大,经R21限流,C9滤波后加到IC 1的17脚,IC 1将该电压与内部的存储器存储的电压/温度数据比较后,确认冷藏室的温度达到要求,IC 1的23脚输出的控制信一号变为高电平,使IC4导通,接着使TR 1导通,电磁阀1的线圈有市电输入,电磁阀1的阀芯动作,关闭接冷藏室毛细管2的管口,而打开接冷冻室毛细管1的管口,此时制冷剂仅通过冷冻室
蒸发器继续对冷冻室进行降温。当冷冻室的温度达到要求后,冷冻室
蒸发器的温度传感器的阻值增大,5V电压通过R17与它分压后产生的电压增大,经R25限流,C13滤波,为IC 1的13脚输入的电压增大,被IC 1识别后,IC 1的22脚输出低电平控制,经IC 1内的非门倒相放大后,使K1的触点释放,不再为变频板供电,使压缩机停转,制冷结束,进入保温状态,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各个室的温度逐渐升高,使温度传感器的阻值逐渐减小,为IC 1提供的温度取样电压减小,IC 1将电压数据与其内部固化的不同温度的电压数据比较后,控制电冰箱进入新一轮的制冷状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