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嵌入式中间件硬件设计
为了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嵌人式中间件,采用了高性价比的硬件设计方案。
如图2所示,中间件硬件主要由ARM主控模块(AT91 SAM9260 )和外围器件组成。同时,选用大容量的存储器方案,包括64 MB的SDRAM , 32 MB的Flash存储器,以及可支持扩展至4 GB的Micro SD卡。此外,还包括以下各个功能模块:以太网接口和GPRS模块,用于连接溯源平台服务器;阅读器接口包括ZigBee传输模块、RS485模块和RS232模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3种方式与中间件通信;外设接口包括USB接口和串口,用于安装适配器驱动和复制存储器数据到其他设备;LCD屏和键盘用于用户与中间件交流,可以在中间件设备上管理终端设备和查询相关信息;电源模块为各部分电路供电,中间件可以使用外接适配器或电池供电。
3嵌入式中间件软件设计
中间件操作系统采用ARM -Linux2.6,在Linux Kernel启动后,对外设进行初始化,运行数据库SQlite3,然后调用各模块,生成各线程级的任务。根据EPCglobal标准体系的建议并结合嵌人式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嵌入式的RFID中间件ERM o ERM的系统整体架构由终端接口层、逻辑处理层、应用集成层组成,如图3所示。
3.1终端接口层
中间件架构最下层为终端接口层,其为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口,负责把物理的硬件设备抽象为中间件的终端对象。
中间件为每个终端配备一个适配器,不同种类的终端设备对应于不同类型的适配器,并且中间件可以动态地添加和删除适配器。适配器可以直接与终端设备的阅读器通信,收集标签数据然后送往阅读器接口。从阅读器接口出来的数据为统一格式的原始数据,从而保证了不同类型的阅读器可以完整地传送数据到中间件。终端管理模块主要完成不同终端的注册验证和管理控制。中间件可以通过配置终端对象的Driver , Rule , Dispatcher等参数,对不同的终端进行管理控制和数据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