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渔民出海作业及陆路通信的需要,运营商需要对海区及周围的沿海地带进行覆盖。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海面超远覆盖,同时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新业务,那么这对于提高运营商的品牌效应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将带来可观的收益。
沿海区域除了从事渔业的船只,还包括了海事部门、旅游、公务,以及商务船只。良好的通信覆盖,不仅为运营商带来收益,还可以发展出由捕鱼业引申出的贸易,加工业的流动人员的移动市场。此外,沿海的海岸线上,其分布的岛屿中也有不少用于人员居住或开发用途,这也是未来潜在的移动市场。如此看来,运营商需要做好海域的通信覆盖,保证海事部门要求较高的海域通信,从而维护国家的利益,这对于运营商的名誉也有很好的帮助。
超远覆盖距离是关键
从视距及无线电波传播损耗来看,不同CDMA基站发射天线挂高对应的传播距离不同(如表所示)。结合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基站的覆盖距离主要取决于可视距离。
多种网络覆盖方式并存
网络规划与思路
首先,区分内外区域,实现多种覆盖。
我国海域幅员辽阔,大陆岸线蜿蜒曲折,岛屿分布众多,相当数量的人口分布在沿海或者岛屿上。地形和人口分布的复杂性使运营商必须考虑采用多种覆盖方式达到沿海陆地、近海和远海的分层分区域的覆盖效果。其覆盖方式涵盖了深度覆盖、广覆盖、线性覆盖和超远距离覆盖的方式等。
其次,主要考虑语音,部分兼顾数据。
为适应海域用户分布特点和业务覆盖要求,对于海域所有需要覆盖的区域必须考虑CDMA 1X语音业务的覆盖,部分如沿海岸线、海上旅游区、渔业区和部分岛屿可同时兼顾EVDO数据业务的覆盖。
第三,采用超远技术,实现超远覆盖。
远海区域因没有合适的站址建设基站,需采用超远覆盖技术。对于超远覆盖基站,在选择合理的站址后,提升上下行链路增益方面应采用多种超远技术,提高基站的超远覆盖距离,同时减少近距离和远距离切换边界的导频污染问题。
第四,规划切换边界,实行模糊计费。
各省际和地市边界需要合理规划和建设边界上的基站,共同设置边界切算法和参数,并及时相互通报建设和优化进展,边界漫游计费区域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实行”模糊计费”方式。
第五,通过共建共享,利用已有资源。
海域的广覆盖和超远距离覆盖需要适合的基站站址,但是这类站址因沿海岸线和小岛屿的建站限制,导致建站资源相当紧张;部分地形优越的站址已经被移动或者联通运营商占用,对于建站需求度很强的站点应通过和移动、联通运营商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利用对方已有的资源,实现海域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