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电子技术 > 传感与控制
基于PICl6F676的太阳能控制器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0-04-13 09:07:32




    由图2可知,太阳能电池由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向蓄电池充电。并向外电路负载供电,同时结合考虑蓄电池所处环境的变化,利用温度补偿控制调节电路保护蓄电池

3 太阳能控制器的硬件电路
3.1 电压采集模块
    通过蓄电池两端的分压电阻进行分压,采集信号输入单片机。为减少常规电阻的非线性误差,采用4只2 kΩ精密电阻分压出1/4蓄电池电压作为单片机A/D转换的分析电压,从而减小分析电压的误差。电压采集时,外界环境光线骤变会使单片机发生误判现象,影响充电回路错误控制,因此需在软件上增加适当的延迟功能,以辨别其环境光线的“真伪”。
3.2蓄电池电压及电量显示模块
    采集处理后的电压输出到液晶LCDl602进行显示,LCDl602液晶屏每平方厘米耗电量为μA级,显示稳定。在考虑电量显示时,由于蓄电池的容量与其端电压有关,故可间接近似线性划分蓄电池的过放电UMin和过充电UMax之间的压差,可得出电量S:

式中,U为实际蓄电池两端电压。
3.3 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模块
3.3.1 输入模块
    输入模块即太阳能电池充电模块,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受光线和其材料本身的属性影响,其充电电流具有一定波动性,若将所生成的电流直接充入蓄电池或直接向负载供电,容易造成蓄电池和负载损坏,严重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控制其充电部分,这里采用“自适应三阶段充电模式”:1)充电阶段,蓄电池电压U较低,小于12.5 V,使用恒流充电;2)当蓄电池电压U达到12.5 V时,则进入恒压浮充状态(控制占空比实现);当电流下降到设定值时(由高精密电阻两端的压差与设定值相比较判断),此时U达到14.5 V,恒流充电:3)当U达到设定的过充电压16 V时,恒压涓流充电,涓流小到一定程度时(通过高精密电阻两端的压差与设定值相比较判断)则切断充电回路。图3为太阳能电板向蓄电池充电电路。其中,滤波单元是由单相桥式整流电路VD和电感L滤波电路组成,VD可使太阳能电池板始终向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不会向太阳能电池供电,且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线骤变时产生交流电或与蓄电池反接时,只能向蓄电池充电。滤波电路L滤除整流后输出电压的纹波,使充电电流更稳定。


    图4为温度补偿电路,已知在温度环境变化较大的地区,蓄电池容量将随之变化,原先设定的各个充电情况已不再适合,需对以上的各点进行相应修正(软件编程设置实现),否则同样会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增加该温度补偿模块很有必要。该温度补偿电路主要由温度补偿二极管构成,其P-N结电压直接加到端口上,利用二极管在常温附近,温度每升高1℃,其PN结正向压降会减少2~2.5 mV的特性进行温度补偿。


    当然家用蓄电池不能总采用控制器控制使其免于过充保护,一般蓄电池还需考虑蓄电池长期充放电,析气和失水导致的蓄电池酸液分层现象,使得蓄电池容量衰减和产生记忆效应。因此,有必要定期屏蔽掉蓄电池过充保护,使其电压过充,以减少上述不良影响。
3.3.2 输出模块
    输出模块即蓄电池向负载供电模块。当蓄电池满足放电条件时,控制器将打开放电同路的继电器,向负载供电。


    图5为两级电保护装置,以防外界短路或其他情况造成的电流骤增而损坏蓄电池以及其他电子元件。第1级保护(软硬件方式)采集高精密电阻两端电压,当满足设定最大放电电流与高精密电阻阻值之积(即两端电压)且持续20 s时,确认短路,此时单片机控制切断放电回路。第2级保护(硬件保护)为防止第1级电流过大且未持续20 s,将对电路造成损害,此时增加SR30系列自恢复保险丝,当流经的电流达到额定值时。自恢复保险丝温度上升、电阻迅速增大,电流迅速减小,当过流消失时,电子保险丝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无需手动更换,简化控制器维护,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上一页  [1] [2] [3]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图文阅读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57,953.13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