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后盖,发现保险已烧坏,说明故障由强短路引起。进一步检查开关电源场效应管STP7N802短路,用新管换上。电源集成块TEA1507P(8)脚电阻变黑烧坏,因无图纸不清楚其阻值是多少,根据电路加上一只0.5W/3.3Ω电阻。开机后有“嗒、嗒”响声,关机后检查是由消磁继电器反复吸合引起,说明电路仍有故障。为进一步弄清工作原理,照板绘电路如上图所示。
工作原理:此电路无启动电阻,接通电压,整流滤波后的直流250V~30OV电压经过开关变压器及保护电阻Rl到TEA1507P(8)脚,接通内部启动电源。从(1)脚输出电压给C1充电,达到12V左右,集成块启动。从(6)脚输出激励电压,控制场效应管STP7N802工作。(5)脚外接电阻RS和电容CS为软启动元件,(5)脚内的电流IS对cs充电(时间常数T=RS.CS),当CS在o.5v以上时,集成块内部IS被切断,软启动功能保证变换器初级峰值电流缓慢增加,防止发出“嗒、嗒”声。(4)脚为反馈电压输入端;(3)脚外接定时元件,可调整输入电压;(2)脚接地;(1)脚供电端,启动后由L2经1)二极管整流后,供TEA1507P自保供电。调整电压从190V取样,经TL431比较放大后,加入光耦EL817控制TEA1507P(3)脚稳定工作。
根据上图所示,首先检查RS、CS正常。更换集成块TEA1507P及光耦EL817无效。在加电中发现虽然“嗒、嗒”响,各组输出电压都能达到要求值。随着响声电压有20%左右的变化,灯丝亮,发现190V电压升高到200V以上。进一步测量行输出变压器,无二次输出电压,判断行不起振。测量主集成块SAA4849PS(20)脚行驱动输出电压,2V基本正常;测量行管供电端行输出变压器(1)脚,无电压。根据电路板绘制电路,如下图所示。从下图可以看出场效应管S极,190V电压正常,D极无电压,测量D极对地不短路。分析可能是管子损坏,拆下来,测量管子正常。拆管后,测电路板S极与G极间电阻值200Ω左右,判断6611二极管坏,拆下测量确已短路。由于原型号看不清,用4148二极管代换后开机恢复正常。分析由于二极管短路使G极无工作电压,场效应管截止所致,开机复测D极电压190V,试机两个小时工作正常。
现附上主集成块SAA4849PS各脚功能及实测电压列表,如下表所示,仅供参考.
脚号 | 功能 | 电压(V) | 脚号 | 功能 | 电压(V) |
1 | 开关控制选择端 | 5 | 29 | 空脚 | 0.2 |
2 | SCL串行时钟输入 | 4.9 | 30 | 行场扫描供电 | 3 |
3 | SDA串行数据输入 | 4.9 | 31 | LED控制脚 | 2 |
4 | cs切换控制 | 4.9 | 32 | 高压变动率控制 | 2.2 |
5 | ROTATION控制 | 2.3 | 33 | 场输出控制 | 1 |
6 | 行线性控制 | 2.3 | 34 | 场输出控制 | 1 |
7 | 行频非锁相输出黑屏保护) | 0 | 35 | 控制行幅与其他几何失真 | 1.5 |
8 | 钳位脉冲输出 | 0 | 36 | 基准恒流源形成 | 0 |
9 | cs切换控制 | 0 | 37 | 基准电压形成 | 2.2 |
l0 | CS切换控制 | 0 | 38 | 接地 | 0 |
11 | NC未用 | 0 | 39 | B+电流检测输出 | 1 |
12 | 节能控制 | 0 | 40 | B+反馈输入脚 | 2 |
13 | 逆程电容是否接人控制 | 0 | 41 | B+反馈输出 | 2 |
14 | 接地 | 0 | 42 | 接地 | 0 |
15 | 内部数字电路供电 | 3.1 | 43 | 3.3V滤波脚 | 3.2 |
16 | CPU供电 | 5 | 44 | 接地 | 0 |
17 | 接地 | O | 45 | 晶体振荡脚 | 1.2 |
18 | B+驱动输出 | 2.1 | 46 | 晶体振荡脚 | 1.2 |
19 | 接地 | 0 | 47 | NC未用 | O |
20 | 行驱动输出 | 1.8 | 48 | 电源识别脚 | 0 |
21 | 行反馈信号输出 | 0.8 | 49 | 场输出脚 | 0.8 |
22 | X射线保护大干8V关闭 | 0.3 | 50 | 行反馈脚 | 0.5 |
23 | 复位脚高电压有效 | 0 | 51 | EEPROM写保护脚 | 5 |
24 | 场动态聚焦输出 | 4.2 | 52 | 行同步信号输入 | 0 |
25 | 肖磁电平输出 | O | 53 | 场同步信号输入 | 0 |
26 | 行激励控制输出 | 2.2 | 54 | 串行时钟输入 | 5 |
27 | 按键识别 | 0 | 55 | 串行数据输八 | 5 |
28 | 按键识别 | 0 | 56 | 控制端口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