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案例二:供电接户分支线短路,引起电压异常
2.1事故经过
2015年5月25日21时左右,便仓供电所接到客户电话报修,反映便仓供销社居住楼有部分客户无法正常用电。抢修人员到现场勘察发现该幢楼电源接于便仓供电所集镇2号变压器,自低压主干线A3号杆采用三相四线供电方式接至该幢居住楼计量控制箱。发生故障的客户都是接在同一相(U相)的客户,初步判断U相导线发生故障(断线或虚接)。抢修人员认真检查客户至计量控制箱、计量控制箱至电杆线路,并未发现任何故障,再检查低压主干线至配电变压器处,也未发现故障点。后经进一步排查发现A3号杆另一回供给居民商住楼的接户分支220V线路(为绝缘线穿管直埋敷设),在居民商住楼侧保护钢管端部发生短路(因商住楼居民户较少,且在晚间未有人修),由于在保护装置保护盲区内,保护装置不能可靠动作。在切除A3号杆故障分支线路后,其余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2.2事故原因
集镇2号综合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 kVA,电网采用TN-C系统运行。低压台区400V线路A3号杆共有二回接户分支线路,一回采用 400V三相四线电缆架空敷设至供销社宿舍楼,另一回采用220V单相绝缘线穿管直埋敷设至居民商住楼,发生故障的接户分支线路从A3号杆引下穿管直埋敷设至居民商住楼计量控制箱。在居民商住楼保护钢管端部,因保护钢管端口未采取封堵固定处理,长期的运行导致绝缘损坏发生单相短路故障,造成故障相的电压下降,并影响接于同一电杆供销社居住楼同相的所有客户正常用电。
2.3事故分析
当接户分支线单相短路故障发生后,短路电流路径如图2(a)所示:从U相绕组首端经400V主干线相线→220V接户分支线相线→220V接户分支线中性线→400V主干线中性线→配电变压器中性点N,使U相电压全部施加于短路电流所流经段的导线上。该短路点处于该段导线的中点,该点对地电位抬高为50%相电压。由于接户分支线路距主干线较近,所以可以近似认为N'点电位等于故障点电位(实际由于220V接户分支线中性线导体电阻的存在,使得该点电位略低于故障点电位),因而N'点对地电位如图2(b)所示,使得接于其他相(V、 W相)负载的电压上升为UVN'、UwN'。由于时间短,未损坏其他相客户的家用电器设备。
2.4防范措施
从本次故障情况来看,直接原因是保护钢管未封堵固定,运行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易使保护管端部导线绝缘受损;间接原因是保护管口未封堵,易使雨水进人管内部,使管内导线运行环境恶劣,加速绝缘老化。防范措施:一是临时封堵保护钢管端口;二是上报整改计划,改绝缘线穿管直埋敷设为电缆直埋敷设;三是根据线路设备具体状况,正确选择保护装置并合理设定其动作值。
3 案例总结
从这两起故障处理情况来看,一是运行抢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故障判断定位不准,总是按传统的“断线”类型故障去分析判断,从而延长了故障修复的时间;二是抢修技术装备配置不全,在仪器仪表的使用上更为缺失,“混线”类型故障,故障相在配电变压器出口处测量会有很大的电流,而现在抢修人员一般只是简单地用测电笔测量有无电,不用电流(电压)表测量数据来判断故障;三是保护装置定值设定不科学,尤其是大容量配电变压器保护定值,要在躲过线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尽量选小;四是农村供电所人员技术培训面不广,现行农网配电营业工技能培训低压设备故障排除多是以“断线”类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