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单元电路介绍 > 其它电路
DDR SDRAM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1-05-27 07:48:04



    在数据处理中为了更好地对被测对象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人员们把重点更多的放在高速、高精度、高存储深度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上

      由于A/D芯片及高性能的FPGA的出现,已经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数据处理,则进行大批量高存储深度的数据处理成为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常用存储器的比较

        现在用于数据采集系统的存储器常见的有先进先出存储器(FIFO)、静态RAM和SDRAM等FIFO由于容量和速度的限制,不是实现大容量存储的首选目前,最为常见的存储器就是静态存储器(SRAM),静态存储器有控制简单、功耗低的优点当前大容量的SRAM可以达4 MB,存储时钟速率250 MHz

        如果要实现单通道32 M的存储深度和200 M的数据传输速度,就要由8×1片SRAM拼合起来才能实现但由于每片SRAM都要有独立的地址对应存储的数据,这对设计者进行制版和布线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静态存储器相比,单数据率动态存储器(SDR SDRAM)具有存储密度高、速度快等特点,数据线位宽可最大可以达到64 b,很适合于高速采样系统标准的SDR SDRAM可以达到的时钟频率达100 MHz以上,如果要满足系统存储速率的要求则至少需要有2×12 b的数据位宽,而目前并没有64 b或32 b的SDRSDRAM,则需要使用多片拼合这样,对应于一个通道的存储就至少需要有2片12 b的动态存储器才能满足存储的需要,显然成本比较高

      双速率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DR),是在SDRAM存储技术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存储器件,在计算机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采用了双倍速率结构实现高速操作,其在同一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是SDRSDRAM的2倍,最大传送数据的时钟速率可达400 MHz,而存储一个通道的数据只需要1片16 b的DDR,并且单位存储成本和SDR SDRAM相比并没有提高因而,对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无论从成本还是性能方面考虑,采用DDR作为系统的存储器件是合适的但DDR却带来了相对复杂的控制工作,不仅需要与SDRSDRAM一样进行定时刷新,而且较SDRAM增加了新的控制信号和使用了新的电平标准

      2 DDR的基本工作原理

        所谓DDR的双倍速率结构,即在数据随路时钟的上升沿和下升沿各发送一次数据,这样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完成双倍速率的数据传输由于DDR的控制逻辑比较复杂,这里只对其"写模式"下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64,269.5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