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激励与行输出电路
绝大多数彩显的行激励电路与彩电一样.采用变压器耦合反极性激励方式.即行激励管导通时,行输出管截止;行激励管截止时,行输出管导通。由于两管交替导通,可使行输出级与行激励级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并避免r同极性激励产生的高频干扰。该型机的行激励与行输出电路如上图所示。该电路不仅具有双阻尼管行输出校正功能,而且具有行幅调节功能,即多频彩显中较多采用的DDD型行输出电路。
1.S校正电容自动切换电路
由于多频彩显的行频可调,且调节范围较大,为了保证在不同行频时的延伸性失真得到最佳校正,多频彩显均设置有随着不同行频而自动切换s校正电容的电路。当行频升高时,s校正电容容量自动减小;行频降低时,S校正电容容量自动增大。
图中C431为固定S校正电容,c432、c433为动态s校正电容。行偏转线圈(HDY)中的偏转电流经L401、C431至13409、D410或C426、C427的中点。
行频在最低范围时,IC101(30)、(31)脚输出低电平,Q104、Q105均截止,其集电极呈高电平,Q410、Q411均导通,C432、(2433与C431并联,参与延伸性失真校正;行频在最高范围时,Icl01(30)、(31)脚输出高电平,Q104:Q105导通,Q410、Q411截止.C432、C433均不参与延伸性失真校正;行频在中间范围时,Icl01(30)脚或(31)脚输出高电平,Q104或Q105导通,C432或C433与C431并联,共同校正延伸性失真。
2.行扫描线性校正
彩显与彩电一样,为了校正图像右边压缩失真,在行偏转电流回路中串人磁饱和电抗器。根据流过该电抗器的电流与其产生的磁通成反比的这一特性,改善行扫描电流的线性,达到行扫描线性校正的目的。该机L401为固定的行扫描线性校正电感,电感量较大;L402为行扫描线性动态校正电感,电感量较小。
行频较低时,ICl01(31)脚输出低电平,Q105截止,Q404导通,Q409截止,L402未连入行偏转电流回路中,行扫描线性校正由L401完成;行频较高时,ICl01(31)脚输出高电平,Q105导通,Q404截止,Q409导通,L402与L401并联后连人行偏转电流回路中,共同进行行扫描线性校正。
3.行中心调节电路
行中心调节是调节光栅和图像在屏幕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通常用H-CENT来表示。其调节方法是在行偏转回路中,给行扫描的线性锯齿波电流加入一直流偏流,以改变行扫描电流的零点位置,从而实现光栅和图像的水平中心移动。
上图中,D415、R455及D416、R456、L403与连接器P405组成了行中心调节电路。若P405各脚悬空,上述元件中均无电流流过;若P405(1)、(2)脚短接.则在D415、R455中形成直流偏流;若P405(2)、(3)脚短接,则在L403、R456、D416中形成直流偏流。由于上述两种情况所形成的直流偏流方向不同,因此可使光栅和图像的水平中心向左或向右移动。
4.行幅控制
由于该机采用DDD型行输出电路,其行幅控制是通过调节枕校电容C444两端电压(即A点电压)来实现的,如下图所示。
A点电压升高,则行幅缩小;A点电压降低,则行幅扩大。
(1)手动控制当手动调节行幅时,IC101(19)脚(行幅控制端)输出的控制脉冲的占空比变化,经R148、C123、R419平滑滤波成不同的电流电压.从而引起Q402、Q413、Q414导通程度的变化,达到改变A点电压的目的。如调小行幅时,IC101(19)脚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下降,R148、c123、R419滤波所得直流电压下降,Q402、Q413、Q414导通程度下降,A点电压升高,流过行偏转线圈中的电流减小,行幅缩小。
(2)自动控制在不同行频时,如何保证行幅基本正常呢?该机利用了不同行频时B+电压不同这一特点。B+电压经R426、R417分压后控制Q402的导通程度,经Q413、Q414的作用达到行幅凋节的目的。如行频升高时,B+电压升高,Q402基极电压上升,Q402导通加强.Q413、Q414的导通也跟着加强,A点电压下降,行扫描电流增大,行幅扩大。
(3)行幅稳定控制由于亮画面时,电子束流增大,行输出变压器负载加重.行变各次极电压均下降,二、四阳极高压下降尤为明显,光栅幅度会增大;同理,暗画面时,因二、四阳极高压上升,光栅幅度会缩小。为了使图像行幅稳定,大多数彩显均设有行幅稳定电路。参见下图,当画面亮度增大引起电子束流增大时,行输出变压器T402(13)脚电位下降,致使Q402基极电压下降,Q402、Q413、Q414导通程度下降,A点电位升高,行幅缩小;反之,画面亮度下降时,行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