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机CPU采用CTV22215- PRCl·
开机观察,行输出电路有高压产生,显像管灯丝亮,测开关电源次级+B端电压正常,这表明开关电源及行输出电路工作基本正常。从无伴音、无图像现象分析,故障应在小信号处理IC(OM8361)内部和外围元件组成的中放通道上;但从无光栅及无字符显示分析,显像管(含其附属电路)及 CPU电路也可能存在故障。
根据维修实践,一台机器同时出现多处故障点的情况较少见(除非遭雷击等异常情况)。于是,决定先从系统电路进行检测。
按动遥控器上的开/待机键,观察显像管灯丝常亮,监测CPU41脚(POWER)电压,在按动遥控器上的开/待机键时此脚电压无变化,始终为0V,这表明CPU没有执行“待机指令”,确定系统电路有问题。
检测CPU的三个必备工作条件无异常,测CPU各脚电压值发现②~⑥脚、14、18、25、28、38脚电压值与正常值不符(见附表)。由此分析,CPU工作失常应与上述电压值不正常有关。见附图,其中CPU25脚电压异常是造成显像管无光栅、无字符显示的根本原因。此脚为屏显高速消隐信号输出端,与OM8361的快速消隐信号输入端21脚相连,正常工作时按动遥控器或本机键,CPU25脚输出脉冲信号,OM836121脚得到此信号后,消隐掉 TV的R、G、B信号,使屏幕上显示CPU输出的字符信号,此时CPU25脚直流电压约0V。如在静态时CPU25脚始终为高电平(实测直流电压3.8V),通过OM836121脚后将阻断其内部选择开关输出的R、 G、B信号(含TV R、G、B及CPU的字符信号),使显像管呈黑屏。那么,CPU25脚失常的工作电压由何而来呢?
CPU②~⑥脚分别为音量、亮度、色度、对比度、色调平衡控制端,外接阻容元件,虽然这些脚电压值均不正常,但其外接阻容元件损坏的概率相对较小,因其功耗极小,且某一脚的外接元件损坏时也只表现出某一功能失效,因此造成②~⑥脚电压失常还另有原因。
CPU28脚为屏显振荡引脚,外接LC振荡器,此脚电压虽失常,但查外接元件正常;CPU38脚电压失常,但无外接元件;CPU18脚为本机键盘控制脚,失常的4.6V(正常为0V)以为是外接元件有漏电所致,但经检测却无异常。再测CPU14脚电压为1.6V(正常值为4.6V)。该脚为键盘扫描引脚,外接元件较多,用万用表Rxl挡黑笔接此脚测其对地阻值,发现表针在6kΩ左右晃动(正常时为稳定的9.5kΩ)。检查其外接元件,当断开R907一端后,测附图A点对地阻值为7kΩ,且阻值不稳
小结:K905为该机的模拟量选择键,按动此键屏幕上会显示:亮度→彩色→对比度→平衡→声音及相应的指示彩条。由于该键漏电,使CPU14脚电位降低,结果造成CPU上述有关脚电位变化,CPU不能正常工作。按理说该键漏电相当于按下此键,应当出现上述模拟量有关显示,怎么会使 CPU不工作呢?笔者询问用户机器是否自动出现“模拟量”的有关显示?用户说数月前曾出现过,而后来不再出现,最后呈三无现象。看来此键漏电阻值不同,对CPU的影响也不同。当此键近似短路时,CPU执行模拟指令而工作;当漏电阻值较大且不稳定时,令CPU工作失常,呈三无故障。
脚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故障时(V) |
4.8 |
0 |
0 |
O |
O |
O |
O |
O |
4.2 |
1.O |
O |
4.4 |
4.6 |
1.6 |
4.6 |
4.6 |
4.6 |
4.6 |
4.6 |
4.6 |
O | |
正常时(V) |
3.4 |
0 |
2.3 |
2.6 |
2.4 |
2.6 |
0 |
O |
4.4 |
0 |
0 |
4.4 |
4.6 |
4.6 |
4.6 |
4.6 |
4.6 |
0 |
4.6 |
4.6 |
O | |
脚号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
故障时(V) |
0 |
0 |
O |
3.8 |
0,6 |
0.2 |
2 |
4.4 |
0 |
1 |
2 |
4.2 |
O |
3.6 |
0 |
O |
4.7 |
4.8 |
4.8 |
O |
5 | |
正常时(V) |
0 |
O |
O |
O |
0,6 |
0.4 |
4-8 |
4.8 |
0 |
1 |
2 |
4.2 |
0 |
3.6 |
0 |
0 |
0 |
4.8 |
4.8 |
O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