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创维21D08HN彩电,待机灯亮,遥控开机后待机灯熄灭,但无光无声。
分析检修:该机属于3T66机芯。待机正常,说明电源负载没有直流短路现象。二次开机时,串联在AC220V供电线路中的电流表读数很大,但马上又降到很小,因此怀疑行输出部分有交流短路现象。检测行逆程电容等元件均正常。用一只60Ω电阻串联在行输出供电电路中,开机时电阻两端电压高达55V。查高压包的低压负载没有短路现象,判断高压包(型号为BSC24-3353H-48)内部匝间短路。
拆下高压包量脚位时发现⑧脚(26V、场输出电源)和⑨脚(200V,视放电源)相通,但和其他脚都不通,以为内部打火损坏了,但购来同型号高压包后检测发现,⑧、⑨脚和其他脚也不通。大多数高压包的200V端和B+、行管c极是同一个绕组,也有的高压包的200V端和低压输出端是同一个绕组。
装上新高压包,为安全起见还是在行供电电路中串联只60Ω电阻,上电开机,电阻两端压降仅为15V,屏上出现较暗的光栅。拆下电阻试机,图像、声音均正常。
为了搞清楚该机高压包的⑧、⑨脚内部连接关系,特实绘出相关电路,如图1所示,发现二极管D306较特殊,分析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线路巧妙地利用了行扫描正程脉冲和逆程脉冲的不同特点,在一个线圈绕组上得到2组不同的电压。大家知道,在行管导通和截止时都会在高压包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压,前者叫正程脉冲,特点是感应电压较低,但脉冲宽度较宽、带负载能力较强;后者叫逆程脉冲,脉冲较窄、感应电压较高,但输出电流较小,高压包的2万多伏高压就是利用逆程脉冲整流后得到的。
当行管导通时L2感应电压为⑧正⑨负,电压较低,此时D306导通,作为26V电压的整流二极管(常见二极管正极接线圈绕组高电平端,现在D306负极接线圈绕组低电平端,二者作用完全一样),即高压包的⑧脚输出26V电压,此时D305截止,C8两端的电压维持给视放供电。接下来行管截止,L2感应电压为8负9正,此时电压较高,D306截止,D305导通,给视放级供电。这时、C3~C5维持场输出的供电。26V滤波电容取值较大,为3300μF,且C8的负端接26V,这都是为了避免场输出脉冲干扰视放电源。
大家知道,二极管整流电路主要有半波、全波、桥式三种形式,其中半波整流效率最低,线圈绕组中还要通过直流电流,全波整流效率最高(但要增加一半低压绕组),可是为什么大多数开关电源的次级都是用半波整流电路呢?
标准的正弦波交流电的正负半周是对称的,全波或桥式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不管在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有一只或2只二极管导通给负载供电。开关电源变压器和上述的高压包工作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开关电源变压器次级绕组的感应电压在开关管导通和截止状态有很大差别,也就是正负半周是完全不对称的,即使用全波或桥式整流,其结果仍与半波整流相差不大。
功率较大的低压开关电源初级采用半桥或全桥驱动形式,在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里通过的是正负对称且交替变化的交流电流。在半桥结构中,当功率管V1导通、V2截止时,电源通过V1及变压器初级绕组给电容C充电,如图2所示。当V1截止、V2导通时,C中的电荷通过初级绕组和V2放电。常见的日光灯电子镇流器多采用半桥结构。由于变压器和电容的损耗,放电电流要小于充电电流,所以半桥电路结构正负半周并不完全对称。
在全桥驱动电路中,功率管V1、V4与V2、V3轮流导通与截止,如图3所示,变压器初级绕组中通过的电流正负半周相同,次级绕组的感应电压正负半周也是对称的,这样就可以用效率较高的全波或桥式整流电路。由于这类电路大多为低压大电流输出方式,变压器次级绕组匝数不多,增加一个绕组也比较方便,故大多采用全波整流电路。如选用桥式整流方式,需增加2只二极管,在低压大电流下功耗要增加许多。
在LCD液晶电视中,冷阴极荧光灯管需要用正负幅度对称的高压来驱动,否则灯管一头会发黑,严重影响其寿命,所以其背光驱动电路大都采用全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