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断线事故情况简介
2017年5月5日14时20分,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镇境内开始出现强风伴随雷雨天气。14时44分35秒,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监控工作站报那丹伯66 kV变电站66 kV母线失压。随后接到地调指令:给那丹伯变电站等供电的66 kV伊西乙线故障跳闸、重合失败,要求对那丹伯变电站内设备、66 kV营那线进行故障特巡。很快又接到公路管理单位电话,说有一条电力线路导线断落在公路(省道)上,造成交通拥堵,要求尽快予以处理。公司抢修人员到达现场看到的情况:66 kV营那线3号、4号杆塔间线路横跨公路,4号杆塔L1相、L2相导线在悬式绝缘子处开断,L1相、L2相导线小号侧(电源侧)断落到公路上。由于当日天气状况恶劣,事故抢修工作异常艰苦,后来又由于其他原因被迫中断事故抢修工作,直到次日14时33分50秒营那线才恢复送电。
2 断线事故原因分析
66 kV营那线T接于伊西乙线营城线,全线17基杆塔全都采用由双水泥电杆组成的门形结构,避雷线双侧配置,悬式绝缘子、耐张绝缘子全都采用盘形瓷质绝缘子。盘形瓷质绝缘子除了存在绝缘劣化率高、需检测零值、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外,还存在遇到雷击及污闪时容易发生掉串事故的隐患。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具有防污闪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少维护、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为了提高跨越公路处线路安全运行水平,按照上级公司要求,于2015年5月将营那线3号、4号杆塔盘形瓷质绝缘子更换成了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并采用双串配置以提升安全裕度。
抢修人员登杆检查后确认,营那线4号杆塔L1相、L2相复合绝缘子本体上没有发现放电痕迹,在横担下方L1相导线间隔横担斜拉板上发现了放电痕迹,与L1相导线间隔横担斜拉板平行的L2相导线间隔横担斜拉板上发现了放电痕迹。据此可以还原出如下事故过程,如图1所示示意图,在风力作用下,线路三相导线发生风偏,在相同风力、风向下,由于盘形瓷质绝缘子质量大、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质量小,因而营那线3号、4号杆塔间导线风偏最大。当4号杆塔L1相、L2相导线对横担斜拉板组合间隙小于绝缘安全极限时,L1相、L2相导线开始对横担斜拉板放电,造成L1相、L2相相间故障,伊西乙线线路保护动作跳闸。同时,放电处高温电弧将L1相、L2相导线烧断。L1相、L2相导线落地后,又形成L1相、L2相同时接地故障,使伊西乙线重合闸失败。
3 断线事故预防措施
为防止此类断线事故,应设法限制风偏时导线对横担及杆塔的距离。
(1)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下方加装重锤片。由于重锤片的重力垂直向下,对导线风偏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加装重锤片后,绝缘子机械负荷增加,重锤片及绝缘子选型时应进行配合,保证绝缘子在机械强度上有足够的裕度。
(2)将横担三角拉板调整到横担上方。翻转后的三角拉板同样可以完成对横担的加固作用。调整后,横担下方导线绝缘空间增加,使导线抵抗风偏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3)双串悬式绝缘子采用v形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双串悬式绝缘子和横担组成一个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因而这种绝缘子v形安装方式对导线风偏具有很强的限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