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常看到电力施工中留下“尾巴”现象,如电力工程拆除后,留下拉线地锚桩没有处理、旧电杆没有被拔除、工作中产生的“垃圾”没有被及时打扫干净等。本是为老百姓办好事的惠民工程,却留下一个个“尾巴”,让老百姓看了不舒服,有损企业形象,对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造成许多隐患,所以要提升电力工程质量,杜绝施工中留下“尾巴”。笔者举例几起电力施工中留下“尾巴”的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
1 用铝丝替代抱箍螺栓
在电力施工更换电杆过程中,把路灯、电缆护管等一些附属设施拆下后,竖立新电杆后再重新装上去,结果由于原有电杆的直径小,重新装上去时才发现抱箍螺栓不够长,又没准备新材料,为了及时完成工作送电,只好临时用铝丝替代。产生这种“尾巴”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前准备不充分,材料配制考虑不全面,在工作时才发现螺栓不够长,再去配制螺栓非常浪费时间,怕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影响送电。结果这种“尾巴”一拖就是好几年不解决,让路灯、电缆护管等附属设施在风中摇摇欲坠,让人看了提心吊胆。由于铝丝的机械强度不够,也容易老化造成扎丝断裂事故,危及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如图1所示。
2 新旧电杆同时竖立
有许多地方电力线路改造完成了,新竖立的电杆上架着新导线,又高又整齐,但是旁边还立着原来的旧电杆,让老百姓看着心里就是不舒服。许多老百姓说:“供电公司只知道立电杆抢地方,不会拔旧电杆让地方。”供电企业因此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最后造成电力施工中需要新立电杆时很难落实政策处理工作。造成这种施工“尾巴”的原因是工作计划不完备、部门之间协调不力,如新电杆竖立时电力线路施工完成了,借杆安装的路灯、有线电视线等弱电线路的管理单位不能及时跟上,造成附属设施还装在旧电杆上不能拆除,结果只好让旧电杆继续保留。由于旧电杆水泥老化,钢筋烂断等,随时可能倒杆,安全隐患无穷。
3 留下地锚桩成了“拦路虎”
有许多地方的电力工程改造后,原来有拉线的电杆变成了不用拉线的钢管杆,或者线路改变了走向后可以拆除拉线。但是现场往往是拆除了拉线,却把地锚桩还孤零零地留着。造成这种施工“尾巴”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拆除拉线后,发现处理地锚桩的工具没带,就不去想办法解决,总认为留着不影响送电,这次准备不充分,下次工作准备充分点,再把这个“尾巴”一起处理,结果是一等好几年都不解决。留下的地锚桩不处理,留在路边容易使行人绊倒受伤,成了“拦路虎”,留在农田里,藏在农作物当中容易造成农业机械损坏。如图2所示。
电力施工中留下“尾巴”的现象还有很多种,如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后留下一段电线挂在电杆上,留着这些施工“尾巴”不仅影响电力工程的美观性,还影响供电企业在用户中的良好形象,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临时用电线路没拆除干净,造成搭头线对电杆放电使线路跳闸等,不再一一举例。
要在电力施工中做到不留有“尾巴”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有没有这样的意识。只要大家工作前准备充分,考虑全面,各部门齐心协力,遇到问题不拖泥带水,今天的事就在今天解决;所有施工都按规范进行,杜绝临时将就的做法;保证每项工程完美收工,把好验收关,对留有施工“尾巴”的工程坚决杜绝验收,确实先要送电的工程让施工队做出书面承诺,限期完成,到时再验收,把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全部打扫干净,就一定能做到施工不留“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