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用的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电能质量优化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能源转换技术等方面,现结合电力工程技术在国内电力建设中的应用趋势,对突破性技术进行介绍。
2.1电能质量优化技术
智能电网中应用的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主要是应用电能质量等级划分的方法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在保证质量评估体系完备的基础上分析电力的经济特性,因此一般先建立经济性评估体系和技术等级评估体系,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同时促进智能电网建设向高质量和经济性方向发展。在实际应用中,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主要分为自适应禁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源滤波器技术和连续调谐滤波器技术等,可极大提高电能的运输质量,降低电能的应用成本,在环境保护和能源持续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现以MEC电能质量优化产品为例进行说明。
MEC配电网电能质量优化产品可对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进一步滤除谐波,并且滤除率一般在80%以上;可对电力系统中电压波动和闪变进行抑制,及时补偿跌落深度在20%和宽度在100ms的电压跌落,避免三相不平衡问题;优化电能质量的过程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弥补并联电容的缺陷,满足电能质量优化和节能需求。
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目前,超高压输电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融人新型清洁能源,并实现能源隔离,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满足了这种要求。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借助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微处理技术形成灵活的体系,对交流输电过程进行控制,提高交流电网的稳定性,降低电力传输的成本,补偿无功功率,提高输电质量和效率;可在较大范围内对潮流进行控制,保证线路输送能力增大至与热稳定极限接近,最大限度地提高控制区域内的传输功率,在电力设备故障时防止线路串级跳闸。
2.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为了实现输电网络的整流,不断优化工作状态,可选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重量较轻的电网中应用含有关断元件的换流器进行灵活控制,可提高输送电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用于远距离输电工程,还可向海岛、海上石油平台等孤立小系统供电,未来还可接入分布式电源,用于城市配电系统。
2.4能源转换技术
在全球变暖和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各国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降低能源污染和消耗量,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用能源转换技术就成为必然。
目前,国内正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并网技术,研究重点集中在光伏发电上。由于国内的能源转换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在智能电网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研究,掌握能源转换的核心技术,如应用可再生能源和多种可靠的并网技术来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