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智能电网的构建为切入点,列举了智能电网框架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重点分析了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中显示出了优良性能,在逐渐得到认可的同时也被我国的电气企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智能电网将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开发。继电保护技术为智能电网所提供的重要保障作用也不容忽视,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评估的准确性,并及时就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救,切实提升其保障的稳定性,对于目前重点发展的智能电网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必将推动继电保护系统朝着更加高质、高效及稳定的方向发展。
1 智能电网的框架概述
智能化电网在各国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实质便是其框架结构的不同,但共同点便是均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并使之融入到电网的电力能源开发、发电转换、输配电、供售电及用户用电等工作中,真正实现各流程和各区域处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统一控制,同时发挥精确供电、互补供电、智能交流、安全供电、高效供电及智能化降损等作用。总之,智能电网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技术性、实践性及范围指向性等要求,为复杂电网框架提供了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1.1运行模式概述
智能电网具有特殊的运行模式,不仅是因为智能电网的线路流向具有双向性,也是因为智能电网有多重运行模式,其中一种就是独立运行模式。但这种运行模式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和变化性,会引发系统运行阻抗的大幅变动,造成传统系统控制下的过流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定值计算失准。为保障电网和电力供应体系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就必须以智能电网的标准作为重要依据。首先,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测试计算,保障各项参数和指标都处于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之下,切实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及使用周期等。其次,需不断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障发供电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同时完善应急措施以降低损失。
1.2继电保护构成概述
继电保护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但传统继电保护技术却相对简单,且其电源点的流向也是确定的。具体来看,传统技术条件下,继电保护系统常涉及输入本侧的电气量(包括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因此传统继电保护系统只需针对这些电气量进行判别从而实施相应的保护。然而,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要借助传感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数据接收、分析及判断等操作,确保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仅处于实时监控下,而且能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计算来保障设备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行状态。总的来说,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更加严谨和高效地保障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具备的优势
(1)继电保护的网络化。智能电网运用了全新的数字化技术,使得传统继电保护信号的传输媒介和信息采集机制等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智能电网采用了先进的通信网络,使得用户拥有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收集、对比、处理及判断等的基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继电保护系统能力的提升,同时简化了继电保护系统和设备体系。随着智能化终端的普及,继电保护系统不仅可对被保护元件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搜集,而且可通过网络连接获取故障状态信息数据,对当下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给控制中心以相应的预警和提示。
(2)继电保护自动整定技术。智能电网中,自适应继电保护系统可在不同运行模式和故障状态下对保护性能、模式及定值等进行调整,完善了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范围,优化了其性能。具体来看,自适应控制技术解决了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单相接地短路状态及过渡电阻变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继电保护的数字化特点。由于智能电网采用的互感器传输性能优越,可保证电气量传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优化继电保护的辅助功能,强化对数字化传感器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