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结构优化分析
3.1单链网架结构探讨
单链接线结构拓扑如图3所示。对于110kV间隔最终规模为2个的桥式或线变串式双辐射变电站,可形成单链结构,正常运行时,330kV甲站与330kV乙站各带110kV甲站的1台变压器,当110kV甲站的一条电源线路发生故障时,将由另一条线路带110kV甲站的全站负荷。
3.2双链网架结构探讨
(1) “Tπ”混合双链接线结构拓扑如图4所示。对于110kV间隔最终规模为3个的扩大桥式双辐射变电站,可结合新建变电站最终形成“Tπ”混合式的双链网架结构。正常运行时与单链运行方式相同,T接线路处于热备用状态,当330kV甲站全站失电时,T接线路投人运行,由330kV乙站为2座110kV变电站供电。该种运行方式与单链运行方式相比,有3回电源进线为1座110kV变电站供电,1可满足“N-2”的需求,供电可靠性更高,运行方式较为灵活。但在地区发展1的初期,当主变不能一次建成时,“Tπ”混合双链接线会出现保护死区,同时网架结构较为固定,不能对远景变电站提供有力支撑。
(2)完全双链接线结构拓扑如图5所示。对于110kV间隔最终规模为4个单母分段接线的双辐射变电站,最终可形成完全双链网架结构。正常运行时,330kV变电站各带1座110kV变电站,联络线路处于热备用状态,当某一330kV变电站全站停电时,联络线路投运,由对侧330kV变电站带2座110kV变电站运行。该种接线方式与“Tπ”混合双链接线方式相比,不存在保护死区,同时网架结构较为灵活。
3.3结论
双辐射结构、单链结构、“Tπ”混合双链结构、完全双链结构供电可靠性依次上升,因此最终间隔为2个的桥式或线变串式变电站可优化为单链结构,最终间隔为3个的扩大桥式变电站可优化为“Tπ”混合双链结构,最终间隔为4个的单母分段式变电站可优化为完全双链结构。
4 优化实例及效果
4.1市区网架优化规划
根据《某市“十三五”配电网滚动规划》,在新建2座330kv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配出工程和其它网架优化工程,对市区110kV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利用现有双辐射接线按照网架布局调整为链式接线,形成以链式结构为主的最优网架结构。市区双辐射接线110kV变电站解决方案见表1,优化后的网络局部拓扑图如图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