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维修经验技巧
爱华HS-J45/T320随身听软故障详析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06-09-28 15:00:58



  故障现象一台爱华HS-J45/T320型高级随身听,收音正常,用磁带放音时,放出的声音时有时无。另外,用该机录好音的磁带在其它正常的录音机上重放时,放出的声音也时有时无。
  分析与检修爱华HS-J45/T320型随身听由8块集成电路所构成,如图1所示。这8块集成电路是:IC1(TA8158F)为FM波段收音高放电路;IC2(TA8109AF)为AM波段收音高放电路和AM/FM中频放大电路;IC3(TA7373F)为立体声解码电路;IC201(TK11821)为选台集成电路(图中未画);IC4(CX20023)为单片录放音集成电路;IC5(BA1102FS)为杜比B降噪电路;IC6(LA4533M)为双通道功率放大器;IC301(AN6612S)为电机稳速控制集成电路(图中未画)。为便于检修,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收音和放音的信号流程通路,然后再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

35.gif


  FM波段收音电路的信号流程是:天线(耳机线)接收的FM信号经电容C1、电感L1后由双限幅保护二极管VD6(正、负向均限幅以防耳机插头误插高电压后损坏收音电路)限幅,再经带通滤波器BPF1滤波后送到IC1的①脚,进入高放选频电路。选频后的信号送至混频电路。同时,由IC1⑧脚内外电路组成的本振电路产生的本振信号在IC1内也送到混频电路。在混频电路中,FM高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后产生的信号从IC1⑥脚输出,经L4中频选频器、陶瓷选频器CF1后选出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送到VT1管的基极,由VT1进行前置中放后从集电极输出,再由陶瓷选频器CF2进一步选频后送到IC216.gif脚内FM中放电路进行放大、鉴频、电子开关转换,然后从⑨脚输出。⑨脚输出的信号由C36电容耦合到IC3①脚内进行立体声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从IC3的⑦、⑧脚输出,经去加重及C34与R32、C33与R31耦合加至IC5的②、tc16.gif脚,进入IC内的放大器3和放大器1放大后,经SW1、SW2开关转换等电路分别从⑥脚和tc9.gif脚输出到音调、音量控制电路,再送到IC6功放电路放大后去推动耳机发声。
  AM波段收音电路的信号流程是:由磁性天线L5、变容二极管VD3等组成的AM高频选频电路选出的信号加至场效应AM高放管VT3的栅极,放大后由漏极输出,并由C16电容耦合到IC2①脚内的AM混频电路。同时,由IC2③脚内外电路组成的AM本振电路产生的信号也加至AM混频电路。在AM混频电路中,AM高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的信号从IC2tc6.gif脚输出至L6中频选频中周,再经R27电阻、中频陶瓷选频器CF3后得到465k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进入IC213.gif脚内的AM中放电路、AM检波电路、电子开关转换后从⑨脚输出。以后的信号流程通路与FM波段相同,不再重述。

附表 单片录放集成电路CX20023引脚功能及实测数据
引脚号 功能 工作电压(V) 在路电阻(kΩ)
放音状态 录音状态 红笔测量、黑笔接地 黑笔测量、红笔接地
1 偏置电压滤波端(磁头交流接地端) 1.5 1.5 1.8 1.8
2 话筒录音信号输入端1 1.1 1.1 14.9 22.2
3 放音前置均衡放大器1信号输入端 1.5 1.5 2 2.2
4 录放音信号补偿元件连接端1 1.2 1.4 14.5 18
5 录放音信号放大电路负反馈端1 1.2 1.4 14.5 17.7
6 录放音信号共用输出端1 1.3 1.4 14.5 19
7 录音缓冲放大器1信号输入端 1.3 1.4 11 11
8 录音缓冲放大器1信号输出端 1.5 1.3 13.5 2M
9 偏置电压输入滤波端 2 2 12 16.5
10 滤波元件连接端 2 2 6 5.6
11 地线 0 0 0 0
12 未使用 2.5 0.4 9.8 9.8
13 录音/放音控制信号输出端 0 0 15 20
14 +B电源电压输入端 2.5 2.5 2.9 2.5
15 滤波端 1 0.9 14.5 17.5
16 录音/放音控制信号输入端 2.5 0 12 12.5
17 录音缓冲放大器2信号输出端 1.3 1.5 13.5 16.5
18 录音缓冲放大器2信号输入端 1.4 1.3 11 11
19 录放音信号共用输出端 1.4 1.3 14.5 19.5
20 录放音信号放大电路负反馈端2 1.4 1.2 14.5 17.5
21 录放音信号补偿元件连接端2 1.4 1.2 14.5 18
22 放音前置均衡放大器2信号输入端 1.5 1.5 2 2
23 话筒录音信号输入端2 1.1 1.1 15 22
24 接地线 0 0 0 0

注:在路电阻用MF-47型万用表R×1kΩ挡测得。

  放音电路信号流程是:由磁头从磁带上拾取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经高频补偿电路(由磁头线圈电感和电容C55、C56组成)补偿后,直接加到IC4的tc14.gif脚与③脚内的放音前置均衡放大电路对低频信号进行补偿、放大后,分别从tc8.gif脚和⑥脚输出。tc8.gif脚和⑥脚输出的信号经C67与R71以及C68与R72送到IC5tc15.gif脚和③脚内的放大器2和放大器4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SW1、SW2开关,以后的流程与收音电路完全相同。CX20023集成块内框图如图2所示。

36-1.gif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收音正常说明收放音的共用电路——IC5集成块内SW1、SW2开关以后的信号流程通路工作基本正常。录放音时有时无这种故障,在排除了磁带/收音转换开关S2、录放开关S3以及磁头的正向/反向走带开关S7出问题的可能性以后,大多出在磁头到IC4又到IC5内SW1、SW2开关间的电路中。故障原因很可能是这部分电路中有元件接触不良或性能呈时好时坏。检修时,应从清洗和检查磁头电路入手。
  首先用无水酒精(含量95%以上)对磁头进行清洗,结果故障依然存在。从一袖珍收音机耳机插口处取出一音频信号,在故障出现时送至IC4的tc14.gif脚,L声道耳机内无声。再从IC4的③脚送入该音频信号,R声道耳机内也无声。将袖珍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分别改送至IC5的tc15.gif脚和③脚,L、R声道耳机内声音正常。至此可以初步确定,问题出在前置均衡放大电路。
  检查IC4组成的前置均衡放大电路。测量IC4的供电端tc6.gif脚电压约为2.7V左右,基本正常;再测IC4其它引脚上的电压,并与附表中所列的正常值进行对比,发现其①、③、tc14.gif脚电压均只有约0.2V左右(正常值均应为1.5V左右),且在测量①脚电压时,左、右声道耳机内突然出现稳定的磁带音乐声,只是音乐声中夹杂着“喀、喀”的干扰声,移走表笔一段时间后音乐声又出现时有时无现象。
  从以上检查的结果来看,导致①、③、tc14.gif脚电压均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CX20023(IC4)集成电路本身内电路有损坏,这主要是指其tc14.gif脚与③脚内的电路同时有问题;(2)CX20023集成电路内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即①脚与⑨脚间的电路)已损坏。
  检查IC4①、③、tc14.gif脚外接的有关元器件均无问题。试用一节1.5V的干电池,将其正极接IC4的①脚,负极接地线,此时放音恢复正常,且稳定。由此判定,故障仅是由于集成电路CX20023①脚内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损坏引起的。CX20023是一块新型号单片录放音集成电路。CX20023损坏以后,一般很难买到原型号的配件来代换。考虑到该IC的大部分功能电路均正常,仅是其内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局部损坏,只要想办法在原IC的外部用分立元件组成一个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来代替原IC内损坏的部分,就可使问题得以解决。
  本着上述思路,试采用图1中虚线框内所示电路对原IC损坏的电路进行补救,获得了成功,修复后的机器录放音功能均恢复正常,且工作稳定。
  加接的补救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基准电源产生电路。电路中的R1、R2为分压电阻,用以将CX20023tc6.gif脚上的电源电压分压为1/2电源电压后提供给VT1管的基极。VT1和VT2两互补管共同构成了射极跟随器,用以提高基准电源带负载的能力。
  由于该机内空间较小,修补电路中所有元件应采用片状元件,并将其安装在图3所示的印制电路板上。该机收音电路处有一些空间,可用二根硬质胶线将印板各脚引焊至CX20023的tc6.gif脚及①脚,印板的接地端就近接地。小印板应爬在空挡处不必固定,但应注意小印板与其它电路、元件间的绝缘,可用胶带纸将小印板包裹起来。只要所用元器件性能良好,一般不必调整即可获得成功。

37-2.gif


  小结该机CX20023集成块的①脚为基准电压输出端,其内电路为1/2VCC(电源电压)的电压跟随器。该电压跟随器的电压来自于⑨脚输入的电源电压。当Vcc电压发生波动时,①脚电压始终保持为Vcc的一半。此电压除提供CX20023内部有关电路作偏置电压外,还通过磁头线圈为CX20023集成电路的左、右通道放音信号输入端tc14.gif脚和③脚提供偏置电压。在IC内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损坏以后,就会使上述的有关电路因得不到正常的偏置电压而停止工作;加之,CX20023①脚提供的偏置电压在录音状态时也要提供给IC内的录音电路及偏磁振荡电路,故在①脚内电路损坏以后也必然会导致录音出问题。由于CX20023①脚内电路损坏是不稳定的,故而导致了录、放音时有时无现象。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60,089.84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