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技术
如何改进汽车防盗器的安全性能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2-10-08 09:45:11

一次偶然引发我的探索,那是一次底盘维修,竣工后试车,发动机不能起动,起动机不转、短接起动机电源与ST 接柱使起动机运转,但高压无火、喷油器不喷油,汽车仍不能起动,接着检查保险器和各连接器均很正常,因此诊断为防盗器误触发而锁止,使点火电路断路,要检修防盗器一是麻烦费工费时,二是客户报修没这维修项目。于是我们将防盗器电源拔了,解除了汽车的防盗功能,汽车恢复正常。此后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解决防盗器误触发的问题。

经过这一启示,说明防盗器的安全性能是很脆弱的,我调研了多种电子防盗器,几乎所有电子防盗器系统,只要拆除电源,防盗作用都失效。目前市场上的防盗器都不具备防拆、防断电的功能以致防盗功能丧失。这是一个致命的漏洞———偷车者很容易通过漏洞使防盗系统崩溃而窃得车辆。

 

通过分析和调查还发现,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防盗均采用“主机+控制线”的模式进行电路油路的控制而达到防盗目的。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一般采用几个固定位置安装,稍有经验的窃贼很容易找到主机的藏身所在,只要顺着主机控制出线的路径就很容易摸到所控制电路或油路的位置,从而采取短接或恢复的常规手段就可以很轻易地破解掉防盗能力。这种防盗产品基本上没有技防能力,甚至还达不到车主自己动手安装的“暗开关”的技防能力。归纳起来现在汽车防盗器的两大致命漏洞:

 

一、主机失去电源,防盗器全部功能都失效;

二、安装位置相对固定和有规律,很容易发现而被破坏。

 

我们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在不改变车内及防盗器原有的配置、特性和电路的原则下,以简单低廉的方法修补这两大漏洞。采取的方法是安装隐匿的电源和报警系统。当防盗器电源被破坏,防盗功能失效后,隐匿电源起作用发动机防盗装置继续有效、隐蔽的报警系统自动启动报警。根据这一方法,我们设计出了“汽车防盗器隐匿系统”。它具有零件少,工作可靠,故障率低,防盗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个性化的客户安装等特点,使窃者找不到隐匿系统的位置而放弃犯罪。为汽车防盗提供双重保障,可广泛应用于现有市面上的所有汽车防盗器。报警方式不仅保持原有的声、光、电报警方式而且还可隐蔽地向车主手机发信号,使车主不论离开汽车多远都可获知车辆的危险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车辆被盗,更有效地保障车辆安全。我们这一创作获得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三等奖。汽车防盗器隐匿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图中电路实线是原防盗电路,虚线是防盗器隐匿狗电路。

 

一、 部件

1.副电源:用 4 块 1800mAh 的手机电池,也可用其它电池串联而成。

2.充电装置:可利用汽车发电机的整流二极管1 只。

3.信号发射装置:旧手机 1 台,只要有单键拨号的功能就行;电磁阀 1 只,可用化油器的怠速截止阀或车用的任何电磁阀代用。

4.控制部件:常闭继电器 2 个。

5.连接线:车用电线若干米。

 

二、 安装方法

1. 各部件连接按图中虚线所示牢固地连接。

2.连接防盗器主机电源的线,要拆开主机盖在内部隐蔽地连联接,不可并在“6P大”的连接器内,因为破坏防盗器可能会拔下此连接器。

3. 副电池和手机要个性化地隐蔽安装,不要有任何规律。

4.将手机设置单键拨号,号码为车主的电话号码。电磁阀与手机的位置要合适,保证铁芯吸出时能有效地驱动设定的手机键。

5. 继电器 1 与语音喇叭的连接要根据副电池的容量而定,如果副电池选用容量较小就不要连接此线,以确保电量够用。

 

三、 工作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汽车电源通过防盗器主机经二极管向副电池充电,保持副电池电量充足。继电器 1 和继电器2 的线圈充电,2 个继电器触点都断开,系统处于预备状态。

 

当犯罪分子切断蓄电池电缆或切断防盗器电源时:继电器1 线圈断电,触点闭合,副电池电流被二极管截止不会倒流至主机,而是通过继电器1 分为两路,一路流入电磁阀使电磁阀线圈产生磁场,铁芯在磁场的作用下右移而按下手机键(手机必须预先设定单键拨号为车主的电话号码)向车主发出报警信号。另一路流入语音喇叭使喇叭鸣号示警。

 

同时继电器 2 的线圈也断电,使继电器 2 触点闭合,保持原防盗系统的点火截止继电器和供油截止继电器搭铁,使发动机的点火和供油都保持截止状态,发动机无法起动

 

汽车恢复正常,车主只要恢复蓄电池电源,防盗器主机恢复供电后,继电器 1 继电器 2 线圈得到电流,使触点断开系统即恢复正常,汽车电源通过二极管向副电池充电恢复正常电量储备,系统返回预备状态。

 

汽车防盗器隐匿狗可以将汽车防盗性能提高,是汽车的二次保护系统,而且成本低廉,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当然作为一项新设计,它还没有接受市场的考验,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在此作为新思路的提示,仅供同行参考借鉴将其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1,576.17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