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电工技术 > 机电工程
高压XLPE绝缘电缆交联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来源:电工技术  作者:佚名  2016-08-22 08:36:33


    3 机头、挤出机清理
    机头和挤出设备的清理决定了电缆绝缘、屏蔽挤出的洁净度。交联生产即将结束时应注意材料用量的控制,在挤出机熔融压力下降后及时加入清洗料,可避免材料浪费,又为后续排清洗料做准备提供方便。
   (1)确保清洗料充分从机头排出,冲洗干净附着在机头和分流体表面的胶料。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清洗料较长时间未能从机头排出等特殊情况,则应果断断开挤出设备和机头的连接,待清洗料从挤出机排出后再连接机头排料以便后续的清理。
   (2)清理机头时,着重清理检查分流体流道、法兰连接处、材料人口处,避免这些清理死角有胶料和其它异物附着。绝缘层中异物在启车后连续挤出但并不能全部排尽,对后续生产带来极大质量隐患。
   (3)清理挤出机,抽取螺杆时应特别注意对螺杆的防护,提前安置保护套,在后续吊装作业中避免磕碰,抽取后应使用纱布蘸取酒精清理螺筒内壁、螺纹和根部存胶。
   (4)对于出产结束停车后长时间未启用的生产线,再次开车前应重新清理螺杆、机头。
   (5)加强清理工作的管理,每次清理操作由专人进行检查确认并作记录,保障生产环节管理可控,生产质量核查有追溯性。

    4 滤网检查
    滤网用于过滤杂质异物,所以对滤网的管理尤为重要。对使用的滤网应按规格分类放置并加以标识;按工艺规定选取滤网,生产前应对滤网做好检查和质量确认,避免滤网规格领取错误;正常停车后,对每个生产批次留取滤网观察有无滤网破损、杂质等异常情况,若有异常则进行硅油试验,并对启车前的清理工作和原材料情况进行追溯验证和原因分析。
    应根据电缆的电压等级要求和挤出设备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滤网目数和层数,既保证绝缘线芯品质,又能延长交联生产周期。放置过多或过密的滤网,往往会造成启车熔压过高、生产过程中熔压增长过快等情况,滤网处产生老胶积存,随着生产时间的推移存在滤网破裂风险。

    5 温控检查
    挤出机和机头等生产设备的加温稳定性决定了交联生产的连续稳定性。在交联生产中,线芯表面出现粒子或疙瘩等外观质量缺陷的频次较高,而这类事故往往与温度异常有直接联系。鉴于此,生产前需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1)关键物理元件的检查,包含机头连接管加热圈有无松动,热电偶有无坏损(弹簧松动、锁扣坏损、插不到位)。
   (2)温度校准检查,用接触式测温计对连接管进行温度校验,检验热电偶是否正常工作。
   (3)挤出机各温区和模温机加温稳定性检查,观察温度记录曲线中温度波动是否在设定工艺温度的公差内。
    6 管道清理
    交联生产过程中会有交联副产物不断生成析出。在封闭的氮气循环环形回路中,副产物分子以液态或其它凝聚态形式冷凝附着在管道壁上,主要积存的位置有副产品分离器的循环管道壁、硫化管加热段管道壁,若不及时清理,副产物油污会附于线芯表面,甚至会烫伤或路伤线芯。
    6.1分离系统的清理
    因生产线运行时间长,故设备正常排污功能并不能实现所有副产物成功排出,在副产品分离器和与其连接的循环管道会积存大量副产物(特别是在管道拐向处)。副产物的积累会影响氮气循环和副产物分离效率,副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会附着到线芯表面,造成表面污渍。针对这类情况,应根据副产物出现频次和生产实际,定期及时清理副产品分离系统,以保证副产品分离器分离副产物的效率。
    6.2加热管道的清理
    在生产过程中,副产物蒸气会伴随氮气流通附着在管道加热段,特别是上密封下方的连接管内壁。副产物附着在管壁上在生产期间不断累积、冷却固化,一段时间后凝固物便会脱落,造成线芯路伤风险。因此,建议根据清理操作的方便性与可行性,在每个生产批次间隙清理加热管道内壁。

    7 结束语
    现阶段行业竞争加剧,电缆企业必须依靠自身产品的品质可靠和技术工艺的优化创新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这也对生产管理和工艺技术人员提出更高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应结合生产实际量化检查项目,让操作人员行有所依,并实现对操作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管;技术人员针对各类质量问题提出工艺预防措施,并转化到规范操作中,做到有效预防。只有不断将持续改善的理念实际应用到生产管控中,才能保障电缆品质,为企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一页  [1] [2]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65,246.09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