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CDEGS建立接地极仿真模型,并通过该模型仿真计算了五种杆塔接地极的冲击散流分布,得到了典型杆塔接地极的散流规律,对接地极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0 引言
当雷击杆塔或避雷线时,杆塔接地极是雷电流散流的重要装置。接地极的散流分布与其接地电阻的大小关系密切,分析雷电流在接地极上的散流分布,并利用散流分布改进接地极,提高接地极的利用效率,能减小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本文利用CDEGS建立了接地极的仿真模型,分别计算了五种典型杆塔接地极的冲击散流分布。
1 仿真模型
1.1雷电流模型
本文雷电流波形采用双指数函数波形。双指数函数由Brace和Golde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为:
i(t)=klm(e-at-e-βt) (1)
式中,i(t)为雷电流瞬时值;k为波形调节系数;α和β分别为波前和波尾调节参数。
我国规程推荐的防雷计算波形参数为:2. 6/50μs标准雷电流波形,k取0. 474、α取14 790. 18,β取1 877 833。本文仿真计算取冲击电流为10kA的2. 6/50μs标准雷电流波形,如图1所示。
1 .2接地极导体模型
在SESCAD中建立接地极模型。接地极两个节点之间为一个导体段,接地极导体材质为圆钢,导体半径均为0. 01m,埋深为0. 8m;接地极导体段每2m分割为一段;导体上的激励源为单位电流源。
2 接地极的仿真计算
研究中考虑了如图2所示的五种接地极,注入接地极的冲击电流为10kA的2. 6/50tcs标准雷电流波形。
仿真计算步骤:(1)在CDEGS中建立接地极仿真模型;(2)对雷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求得推荐的频率;(3)利用推荐的频率求得在该频率下的频域响应;(4)傅里叶逆变换求得雷电流作用下的时域响应。重复步骤(3)和(4),直到不推荐频率,便可求得最终的时域响应结果。
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1单根接地极的散流规律
在如图2(a)、(b)所示位置注入冲击电流,仿真计算得到土壤电阻率为100~2 000Ω·m时导体段1~10段的散流电流分布,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单根接地极散流分布表现为首末端散流比重大,中部散流比重小;土壤电阻率变化对接地极导体中部散流基本无影响,但会使末端散流比重增加。在端部效应影响下,端部土壤更易发生电离。在高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垂直接地极更有利于雷电流向接地极末端散流。由此可知,同一接地极不同的埋设方式会对接地极的散流分布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