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N7P在B类功率放大时的推荐参数:屏极供电电压(Uaa):300V;零信号和最大信号时屏极电流(la):35mA/70mA;栅负压(Ug1):0V;两管栅极间驱动电压(Ug-grms):58V。
B类放大器栅负压设定在屏极电流近似截止处,只有在信号的正半周屏极电流才开始随信号幅度增大,上下两管各自放大信号的正负半周,在输出变压器中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周期。由于功率放大时,上下两管的屏极电流随信号的幅度变化,其屏极平均电流较小,这就是效率高的原因。
由于6N7PB类功率放大器必须要一定的推动功率,因此用阻容耦合电压放大器很难满足要求。
某日在电子旧货市场发现上世纪50年代的一只音频放大器,用两只6N7P做音频功率放大,其推动用的是变压器,推动管是6N9P,遂买回家后对该放大器仔细研究和测量,在此基础上组合了一个电路并进行实验制作,电路见下图。
第一级电压放大选用五极管6J4P,一是取其屏极电压较高,电源供电相对简单,二是6J4P也是大8脚GT管,与6N7P相配,外形比较协调。
本机的关键是推动变压器,因为B类功率管在最大信号时有栅流产生,所以要求栅极回路的直流电阻越小越好,否则栅极电流产生的电压降将影响栅负压的稳定,从而失真增大,推动变压器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另外,栅极回路的直流电阻对输出功率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文章指出,理论上如果栅极回路电阻为零,则可以输出20W的功率,当然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可以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栅极回路直流电阻,同时还要考虑到频率响应,所以推动变压器应当为降压比变压器。
推动变压器:铁芯是拆机的美国仪器铁芯,舌宽22mm,叠厚26mm,见图3。利用原线框,先绕次级后绕初级,有利于减小次级直流电阻。次级用φ0.33mm高强度漆包线平绕12层,每层90匝,共1180匝,初级用φ0.08mm高强度漆包线乱绕,绕满为止,圈数大约在6000~7000匝之间,每绕1000匝,可垫电容纸加以绝缘,初/次级之间用0.2mm厚牛皮纸包4层绝缘。无论初级最终能绕多少匝,要求两只牛必须匝数相同、对称。绕制完成后实测次级直流电阻60Ω左右,初级直流电阻5kΩ左右。电感量初级100H左右,次级0.5H左右。先将线包浸漆烘干,再插铁芯。由于初级有直流电流,硅钢片顺插,E、I片之间垫0.06mm厚的牛皮纸作为空气隙,以免产生磁饱和。
输出变压器:阻抗8kΩ/4Ω、8Ω。高硅片铁芯,面积32mm×60mm,
电源变压器:两只功率80W的变压器分别为两个声道供电,高压300V绕组一组,灯丝6.3V绕组3组。整流管用FR-3073A/1000V快速二极管。
调试:屏极电压300V左右,0信号时的静态电流约为35mA,最大信号(输出10W时)约70mA。
有发烧友认为B类功率放大器声粗,不好听,通过这次制作和试听,感觉与单端甲类和甲乙类推挽相比较,主观感觉声音丰满有力度,声音取向有较大差别,但各有特色。
有人可能会说没必要下这么大的功夫制作这廉价管的乙类放大器,光是推动牛就太费功夫。
认为,既然发烧,就要多多涉及各个方面,不吃梨永远不知道梨的味道,不听乙类放大器永远也不会知道它的特点,况且它的声音还蛮好听!好比黄土高原汉子粗犷高昂的歌声,虽然缺少些细腻,却震撼人心!某些方面更能表现出特殊的韵味,所以,对于各种类型的放大器不能简单的下结论孰好孰劣。就像钢琴和电子琴,古筝和古琴,圆号和唢呐,能简单的说谁好听谁不好听吗?
最后还要说说推动牛,没有经过精确的计算,仅借鉴资料要求和经验,利用手头现有材料绕制的,没有分层绕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小次级直流电阻,如发烧友能够找到磁通密度更高一些的铁芯,比如坡莫合金,严格按照有关公式计算、绕制,一定能够做出高性能、高指标、宽频响的HI-FI乙类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