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2003年第4l期《电感线圈有极性》一文中,关于行线性校正电感“极性”的解释有待商榷。本文就行线性校正电感极性的来历提出看法,以期共同探讨。
行线性校正电感,在电视机安装和维修中是有“极性”要求的,下面来分析为什么有极性要求。
一、行线性校正电感的作用
理论认为,理想状态下电视机行偏转电流iy与电源电压VCC成正比,而与偏转线圈的感抗成反比,即iy=Vcc/Zwly。在实际电路中,偏转线圈本身还存在电阻Rr。
行输出管饱和时内阻也不为零,这样在电流增大时,这两个电阻上的压降也增加,使得在行偏转线圈L上的电压减小为Vcc-Riy,则iy的增长速度减慢。偏转电流iy产生的偏转磁场强度增长的速度也减慢。最终导致电子束的行扫描偏转角度的增加引起速度减慢。当电子束扫描到屏幕右端时,就会使重现的图像右边被压缩,产生非线性失真。在实际电路中,通常采用在行偏转线圈回路中串接一个行线性校正电感线圈来补偿这种非线性失真。
二、行线性校正电感的工作机理
行线性校正电感也叫做磁饱和电抗器,在和行偏转线圈串联后,使得对行偏转电流的总阻抗变成行偏转线圈阻抗Xy,加上行线性校正电感阻抗XT,即Xy+XT。行线性校正电感的结构是在I字形磁心上绕线圈,磁心事先已充有磁性,具备一定的磁通,很容易达到磁饱和状态。当行偏转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与原有磁通同向时。总的磁通Lt就会随电流增大而增加,只要确定好原有磁通的大小,使得行偏转锯齿波电流增大到接近峰值时,行线性校正电感的磁心达到磁饱和,它的磁通φLT就不会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加。即△φ/△i趋向于零。由电感的定义可知,电感Lt=N△φ/△i。当△φ/△i逐渐减小并接近于零时。电感Lt也逐渐减小。即串联回路总阻抗减小。
使得通过偏转线圈的电流上升,从而补偿了非线性失真。
三、行线性校正电感的极性
由于补偿作用,要求行偏转正程后半段电流流经线性校正电感时,所产生的磁通与磁心的原有磁通同向,才能使磁心在偏转电流增大到峰值时达到磁饱和。电感在制作完成后。其磁心的原有磁通的方向已定。因此,当行线性校正电感的两个引脚串接入行偏转线圈回路时,必须将其极性连接正确,不能接反。
否则,在行扫描正程后半段时,偏转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方向与磁心原有磁通相反,就不会达到磁饱和,这样不但不能对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反而会加重失真,这也是经过反复实践验证了的。
至于《电感线圈有极性》所述,线性电感的极性要求是由偏转线圈和线性校正电感合磁场的增强或减弱而得来一说是不对的。因为这两个电感线圈不在同一磁路内,也不存在任何磁耦合。原理图上画的好像在一起,而实际情况它们相差很远,偏转线圈在显像管颈上,而行线性校正电感在电路主板上,各自有独立的闭合磁路,互不影响,根本谈不上合磁场。所以,笔者认为原文中所述行线性校正电感极性的产生机理是不成立的。
至于电感线圈在别的电路中应用时,是否有极性的要求,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