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INTEL 845GE/PE芯片组为例,看主板的供电机制。
ATX12V电源主要提供+12V、+5V、+3.3V、+5VSB、-12V五组电压,-5V由于ISA设备的消失,在最新的
ATX12V版本中已经去掉。另一个负电压-12V虽然用得很少,但却不能忽视,因为AC’97、串口以及PCI接口还需要。
+12V电压目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不然现在的电源规范也不叫
ATX12V了。+12V主要是给CPU供电,通过VRM9.0(电压调整模块),调节成1.15-1.75V核心电压,供CPU(60A)、VttFSB(2.4A)、CPU-I/O(2.5mA)。+12V除了CPU外,还提供给AGP、PCI、CNR(CommunICation Network Riser)。
相对来说,+5V和+3.3V就复杂多了。
+5V被分成了四路,第一路经过VID(Voltage Identification Definition)调整模块调整成1.2V供CPU,主板会根据Pentium4处理器上5根VID引脚的0/1相位来判别这块处理器所需要的VCC电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U核心电压),如下图。
第二路经过2.5V电压调整模块调整成2.5V供内存,并经过二次调整,从2.5V调整到1.5V供北桥核心电压、VccAGP、VccHI。第三路直接给USB设备供电。第四路供给AGP、PCI、CNR供电。
+3.3V主要是为AGP、PCI供电,这两个接口占了+3.3V的绝大部分。除此之外,南桥部分的Vcc3_3以及时钟发生器、LPC Super I/O(例如Winbond W83627THF-A)、FWH(Firmware Hub,即主板BIOS)也是由+3.3V供电。
+5VSB一直被我们忽视,这一路电压与开关机、唤醒等关联紧密;+5VSB在INTEL 845GE/PE芯片组中至少需要1A的电流,目前绝大部分电源的+5VSB都是2A。其中一路调整成2.5V电压供内存;第二路调整成1.5V,在系统挂起时为南桥提供电压;第三路调整成3.3V供南桥(同样也是用于系统挂起)、AGP、PCI、CNR;第四路直接供USB端口。
下面就内存、AGP、PCI供电原理详细说明。
内存供电:此前我们可能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就是内存是由+3.3V供电。实际上,在SDRAM时代的确如此。但DDR开始,就有了3.3V、2.5V、1.9V等多种模式,而这些电压不再是通过+3.3V,而是通过+5V来调整。845GE/PE的DDR核心电压是2.5V,是从+5V和+5VSB调节而来。具体来说,+5V通过一个2.5V调节器调整成2.5V的电压,同时+5VSB也通过2.5V备用调节器调整成2.5V电压,这两路2.5V电压联合为DDR内存Vdd/Vddq供电,另外,内存模组的Vtt电压也由这个2.5V电压调整而来。
AGP显卡供电:与我们通常认识的AGP供电不同的是,AGP供电并非完全是+3.3V。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电压AGP都用到了。其中,+5V/2.0A,+3.3V/6.0A,+12V/1.0A,+3.3Vaux/0.375A,1.5V/2.0A。从这里可以看到,+3.3V还是主要的。我们把这几组功率相加,可以得出结论,AGP最大供电能力是46W,也就是说,超过46W的显卡都需要外接电源。如下图:
PCI供电:我们平常很少关注的-12V在PCI上面终于可以看到了,PCI供电包括+5V/5.0A,+3.3V/7.6A,+12V/0.5A,+3.3Vaux/0.375A,-12V/0.1A。当然,这个值是理论最大值,除了PCI显卡、工业用视频卡,很少有PCI设备能达到这么高的功耗,比如,PCI声卡、PCI网卡功耗只有4-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