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卫星信号场强覆盖图来选择接收天线口径是广大卫视爱好者十分关注的话题之一。
总的来说,在进行次项工作时,首先是要了解到欲收卫星信号覆盖的分布情况,是全波束覆盖还是分片波束覆盖,进而根据接收地所处波束覆盖的实际场强 EIRP值和区别是集体接收站还是个体单收站等情况去选择接收天线的口径大小。如大家早已熟悉接收的亚洲1号卫星就是南北两个波束覆盖卫星信号。 北波束中心场强36~37dBW,主要覆盖中国、莫古、尼泊尔、南北韩等范围,南波束中心场强37dBW,覆盖东南亚等国。当作为个体接收选用1.5M天线时,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正常收视其北波束卫星电视节目,却不能正常接收南波束的卫视节目。又例如:位于东经113度的印尼C2星,虽然说是一颗大功率卫星, C波段信号的中心场强值高达40dBW,可由于该卫星信号主要覆盖东南亚,因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就不能以1.5M天线进行正常信号接收。还有前年升空的“中新1号” 卫星,它的KU波段是分K1东南亚波束跟K2中亚波束。其中K1波束又分为高功率点波束(52dBW)和中功率波束(49dBW),在我国地域上,除东南沿海的 少数几外,绝大多数省区内都不可能接收到该卫星的KU波段信号。
对于卫星信号的场强EIRP值,是以“dBW”作为单位,该单位数字越大,表示卫星的发射功率越强。目前C波段场强值由边缘到中心波束一般在32至40dBW, KU波段场强值由边缘到中心波束则是42至60dBW。随着卫星制造技术进一步提高,卫星发射功率越来越强,卫星信号覆盖的场强值还将得到突破, 从而导致地面接收天线口径日趋缩小。
在卫星接收方面,国内属于专业性天线厂家不少.基本上都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接收天线的性能要求生产出效率与增益都符合标准的天线产品。下面是根据两家 企业的产品列出其天线口径及增益指标说明:
当具体选择天线口径是,如果接收地的C波段卫星信号场强值在36至37dBW内,单收站可选用1.8M口径(甚至1.5M)天线即可打倒正常收视要求. 集体接收站选用3M天线也可达到正常收视的4级图像标准,用户数量较大的接收站则选用4.5M口径天线,至于KU波段的天线口径,因为其卫星信号场强值远远高于C波段, 可以达到60dBW,再加上KU波长的特点,因此KU波段专用偏馈天线尺寸大大缩小,甚至小到O.35M的口径.以接收实践中表明:场强值为54dBW的地区, 可用0.45M的KU偏馈天线收出KU波段数字节目。场强值达52dBW的地区,可用0.6M的偏馈天线,而场强值只有46dBW的地区,使用1.2M的KU偏馈天线接收也是不成问题的。 象亚太2R,在其KU波段信号场强达到58dBW地区,又不考虑雨衰影响的情况下,用0.35MKU天线收出数字节目就是并不夸张的事情。
其它,对一些暂时没有专用偏馈天线,需要使用原先的C波段天线接收KU节目者,当然也可根据当地实际的卫星信号场强值确定接收目标。如: KU波段场强有50至52dBW地区的单收站就能以标准的1.5M或1.8MC波段天线达到KU波段数字节目收视效果,,而KU场强达47dBW地区的单收站,一副2.4MC波段天线将完全能够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