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M5234(CPU)、SAA7345(DSP)和TDA1301(聚焦、循迹伺服)的复位电压。该电压是集成块能否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OM5234的复位端为9脚,刚开机时为高电平,系统复位完毕为低电平;SAA7345的复位端为{28}脚,刚开机时为低电平,复位完毕为高电平;TDA1301的复位端为1脚,刚开机时为低电平,复位完毕为高电平。
2.TDA1301的2脚电压(激光开关控制电压)。整机通电后,CPU的自动聚焦检索程序启动,通过总线触发TDA1301,使其2脚为高电平,该电平送至TDA1302的7脚,使激光开启,若TDA1301的2脚为低电平,则激光关闭。
3.OM5234的7脚电压。该脚为RF OK信号输入端,当读到正确的射频信号时,该脚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同时系统判为“NO DISC”。
抓住以上几点,再结合供电电压和时钟振荡等因素进行检查,往往会事半功倍。下面举几个检修实例供参考。
[例1]碟片入盒后不转,显示“NO DISC”。
碟片是依靠主轴电机带动的,该机主轴电机的启动过程是这样的:碟片入盒后,CPU(OM5234)内的聚焦搜索程序启动,经过2、4、5脚的总线将指令数据送到TDA1301的{25}、{26}、{27}脚,使TDA1301的2脚为高电平,经TDA1302打开激光器;同时CPU控制物镜作大幅度的升降动作(此过程称聚焦访问);若搜索到碟片,则光头会读出RF信号。信号经TDA1302放大、RF OK电路检测后,送至OM5234的7脚,使7脚为低电平,CPU便下达启动命令,主轴启动,光头开始读取TOC信息。读完后,主轴停转,等待下达播放命令。若入盘后,主轴不转,显示“NO DISC”,说明主轴旋转指令被中断或主轴驱动电路有故障,可根据图1流程进行检修。
[例2]碟片入盒后不转,数秒后显示“NO DISC”。
开机观察物镜,有明亮的红光射出,说明激光发射正常。将光头拨至光盘外圈,通电后,光头便移至内圈,且物镜有上下聚焦动作,这说明循迹、聚焦粗调无问题。接着在碟片到位的瞬间,测OM52347脚为5V左右,说明无RF OK信号加至OM5234的7脚;用示波器观察TDA130210脚波形(在手转碟片的情况下观察),无RF信号;而{21}、{22}脚有波形,故怀疑TDA1302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例3]出盒、入盒不动作。
该机入、出盒动作过程是这样的:按动入、出盒键,CPU DSA总线受触发,从10、{11}脚输出收入或出盒控制指令到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出盒时{11}脚输出低电平,T101、T104导通,电机将盒仓送出。入盒时,10脚输出低电平,T102、T103导通,电机将盒仓收入。{14}脚为到位脉冲输入端,托盘到位后,到位开关闭合,{14}脚为低电平,CPU停止输出,电机停转。
由以上分析可知,检修此类故障应重点检查OM5234和盒仓电机驱动电路,特别是在按动出、入盒键的同时,测量OM523410、{11}脚的电压,若有控制指令输出,则说明故障在驱动电路或电机上;若无控制指令输出,则说明故障在OM5234或键盘操作电路。
[例4]不能出盒。
开壳后,手动出盒很顺畅,说明无机械卡阻现象。在按动出、入盒键的同时,测OM523410、{11}脚电压,均无指令输出。进一步观察光头,发现整机通电后,无聚焦访问动作,也无红色激光射出。怀疑CPU(OM5234)工作异常,在准备测其9脚(复位端)电压时,发现9脚与+5V电源之间所接的复位电容顶部已开裂隆起,拆下测量已无容量,更换后,机器恢复正常。
[例5]出盒正常,入盒有时正常,有时不正常,不正常时用手将盒仓推入,机器能正常播放。
开壳,测量OM523410脚电压(入盒指令),发现按入盒键时10脚能输出低电平,但此时电机不转。测T102基极电压有5V左右,检查OM523410脚和T102基极之间的线路,发现R123一端虚焊,导致指令中断,重焊后,故障排除。
[例6]碟片转速异常,甚至反转。
该故障是因主轴伺服异常而造成的,主轴恒线速伺服电路如图3所示。其控制原理为比较重建时钟和基准时钟来获得控制信号,控制主轴电机恒线速旋转,其中重建时钟是从SAA73458脚输入的RF信号中获得,基准时钟是由{13}、{14}脚外接的振荡器经分频后提供,这两个时钟信号经SAA7345内鉴相器进行比较,得到控制电压,从{22}、{23}脚输出至驱动电路,驱动主轴恒线速旋转。该故障检修流程如图4所示。
[例7]入盘后,不读盘,但碟片飞转。
先查SAA7345{28}脚的复位情况,正常;测10脚直流电压2.5V左右,说明SAA7345内部前置放大也正常;用示波器观测8脚输入的RF信号,有波形;再观测{17}脚的系统时钟信号,发现频率已严重偏离16.93MHz,更换X101后,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