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源驱动电路的构成
源驱动电路的作用是在行同步脉冲作用下,从左到右依次将RGB子像素控制信号加到所有列TFT的S电极上,产生类似行扫描效果的成像效应。图6中NO.1~NO.10为源驱动电路。源驱动IC是压焊在一个软薄膜传输带上的,采用网版印刷方式印制到屏基板ITO引线处,这个部件有时也叫作“COF连接器”。通常源驱动电路由多个COF组成,像1024×768的屏,如果一个源驱动 COF可以输出384个电极驱动信号,则需要8块COF驱动电路完成1024×3,即3072个电极驱动。源驱动电路内通常包括有“双向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锁存器、电平转换器、DAC转换和驱动输出”等单元电路,见图7。其中,寄存器、锁存器、电平转换电路和DAC转换等构成了逻辑驱动电路部分,其工作方式采用TTL模式。而输出部分采用模拟电压方式进行。图中双向移位寄存器在STHL、STHR左、右移位控制信号L、R控制IC输出左右顺序、CLK时钟信号、STB等指令信号控制下,依次选通输入的RGB像素数据信号进行移位传输,并将各个像素点所对应的数据位顺次存入寄存器中。当一整行显示数据存储完毕时,系统送出数据锁存使能信号STB使锁存器打开,一行显示数据将全部存储到数据锁存器中,以控制输出缓冲放大器“开、关”状态。经锁存器后的信号送往电平转换器。由于电平转换电路供电是VDD2比.3V,而DAC转换电路供电达10V以上,故需要对信号进行电平转换,提高信号驱动能力。经电平转换后的数据信号送入DAC转换电路进行数模转换,将数字RGB驱动信号转换成相应模拟信号经buffer缓存电路加入不同GAMMA值V0~ V15驱动电压,生成不同灰度值电压,后经输出缓冲放大加载到屏列电极上,控制液晶电场大小,再现不同灰度值显示效果。图7中POL为加入到正负极性驱动电路的极性控制信号。
5.栅(G)驱动电路
栅驱动电路在帧同步脉冲控制下,由TCON板输出从上到下顺次输出栅极驱动脉冲逐行加到TFT晶体管的G极上,以形成从上到下的扫描,栅驱动液晶屏TFT栅驱动电路分布在屏左或右侧或左右双侧。TFT管的SD极是否导通受G控制,G极就是SD极通断的开关信号。当G(栅)极加上高电压(TCON板提供正VGH),目标S极加入信号时,SD间导通,像素电极被充分充电,液晶排列方向改变皇现图像。当对栅极施加低压(负压VGL,使开关G断开时,存储电容中电荷得到保存,电极间的液晶分子继续有电场作用。栅驱动电路的工作方式与源驱动电路有些相似,不同在于没有显示目标数据输入,TCON板只需提供工作电压VGH、VGL及移位指令和时钟信号等控制指令,触发移位寄存器、电平转换电路和输出缓冲器就能为屏栅极提供延时一行行移位脉冲。
以上讲述的栅、源驱动电路均设计在屏基板上,如果是栅驱动电路出了故障将表现为横向黑色线或彩色线水平黑带等图8所示的一些故障现象。如果是源驱动电路或S电极接触不良,将出现竖黑线、竖彩色线或黑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