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测量方法。拆检后的测量是“确诊病情”和“动手术”的必要前提。详细的损伤情况可用车身尺寸图相对车身上具体点的测量估测出来,这已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车身尺寸图中的数值是以对角线测量法为基础得出的。测量点和测量公差要通过对损伤区域的检查来确定。一般引起车门轻微下垂的前端碰撞其损伤不会扩展越过汽车的中心,因而后部的测量就没有太多的必要。在碰撞发生较严重的位置,必须进行大量的测量以保证适当的调整顺序。在整个修理过程中,不论是传统的车架式车身汽车还是整体式车身汽车,必须将受伤部位上的所有主要加工控制点对照生产厂家说明书进行复查,否则就不可能将汽车修复得令人满意。为了做到这些,钣金技师必须注意:应准确地进行测量;应多次测量;多次测量后应重新核实所有的测量结果。
对受损车辆进行测量,要注意利用先进的测量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在事故车变形检测的过程中,只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才可以根据事故的大小,撞击的部位,准确分析车辆损伤程度,再由专业钣金技师利用现代化的精密测量设备对车辆进行全面严格地检测,其检测结果要与制造厂商提供的底盘车身数据图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4)测量中车身数据的作用。专业技师即使拥有丰富的事故车修复经验,但如果他不能掌握车辆变形前后的精确数据,也就很难准确地制定修复方案,所以对事故车进行专业检测并得到准确的数据时才能使专业技师有的放矢。从车身大梁定位参数方面来讲,各种车型的数据参数是整个修复工作的依据,测量、定位、拉伸和检测都是在原车数据参数的基础上开展的,没有车身大梁定位参数,就无法做好修复工作。车身设计和制造时,就是以车身基准控制点作为组焊和加工的定位基准,同时也是修复工作中测量的基准,这些基准点的偏差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各项性能。例如:前悬架支承点的偏离直接影响到前轮定位角和汽车轴距尺寸。
二、确定维修方案
1. 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对车辆进行损伤诊断之后,就需要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了。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针对直接受损部位、间接受损部位及波纹效应受损部位,确定具体的修复方式;根据车身各部位材料的应用情况,确定需要采用的维修工艺和焊接工艺;考虑在校正拉伸过程中如何使用辅助支撑定位,以确保顺利修复,在实施焊接作业中如何对所需更换部件进行准确定位,避免在焊接完毕后再对所更换的部件位置进行校正。
2. 确定修复方案的原则。制定的修复方案,除了要考虑降低维修成本之外,还要综合考虑整体维修质量,比如局部拉伸时如何保证周边部位不受影响,切割和焊接时如何保证金属内部结构尽量不发生较大变化,以及使用何种钻孔、打磨工具不会对安装造成影响。凡是与整体修复方案有关的因素,考虑得越周详越好。
3. 维修方案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要掌握科学高效的修理工艺,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当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车架结构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车架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和传递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对车辆碰撞损伤程度的确认、需要更换的部件、需要修理的部位、修理方式的确定、设备工具的选用以及各种操作规范化等方面的知识都必须熟知,才能确保修复效果最佳化,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4.车漆未受损伤的维修方案。确定维修方案需要视情而定,择优而取。在碰撞部位损伤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采用传统钣金喷涂方案,还是新兴的凹陷修复技术。实际上,只要车漆未受损伤,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采用凹陷修复技术。
汽车凹陷修复技术主要利用钢板的弹性针对尚未损伤车漆的凹陷进行修复,是因外界力量撞击而形成各种凹陷进行修复的的新兴技术。它操作简单,运用光学、力学及化学等多方面技术原理,对未损伤车漆的凹陷部位通过局部的特殊工艺进行修复,无需传统的钣金、喷漆就可以达到100%的复原,让车辆恢复原有状态。由于保留了原有车漆,就避免了烤漆所造成的漆雾、漆流,色差、色变和桔皮等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车辆原有价值,这是传统钣金技术无法比拟的。修复一个凹陷部位大约只需10~30min,经该技术修复后的车体凹陷部位不易变形、褪色,也不会产生裂痕,还弥补了钣金的一部分缺陷,这种维修方式修复时间快,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费用,大幅度降低了维修费用,提高了效率,是汽车美容店、维修店以及汽车销售公司所看好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