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汽车碰撞事故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事故车辆的恢复工艺较为繁杂。从事故车进厂后的损伤分析到钣金工的诊断测量,从“手术台”上的拉伸校正到焊机镐锤下的局部整修,从钣金件的装复到车辆的调试,在各项工艺流程中,维修人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检测维修技术,确保车辆在几何尺寸和使用性能方面恢复到原车水平。
一、损伤诊断
损伤诊断是钣金维修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根据汽车损伤诊断的基本步骤,需要在以下环节做好每一项诊断检测工作。
1.了解汽车车身材料、结构和车架焊接工艺要选择妥当的钣金维修方式,必须了解车身制造材料和车架焊接工艺。现代整体式雷蒙结构车身通常是用高强度钢或合金材料(如铝合金)制成,在结构零件修理中必须使用MAG保护焊、惰性气体保护焊或电阻点焊进行焊接。另外,钢板厚度的变化以及车身材料合金成分的不同,在焊接方式和相关技术参数的选取上也会有所相同,这就需要熟悉车身材料以便合理维修。在汽车发生碰撞损坏后,必须采用全方位拉伸的方法进行校正,尽量不采用加热的方式,以防止金属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强度降低,使汽车再次碰撞时不能有效的保护乘客。
从车架焊接工艺方面来讲,现代整体式雷蒙结构车身一般采用压力焊、熔焊和铜钎焊等方式,而过去在车身修复中占主导地位的焊条弧焊和氧-乙炔气焊在现代车身修复中就要谨慎采用了。焊条弧焊现仅用于车架式车身以及低碳钢车身的修复;氧-乙炔气焊和粘接只用在一些特殊的工艺中。对于新型的铝质车身修复焊接更是需要特殊的焊接工艺。不同结构的车身大梁要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在进行车身钣金焊接维修时,要采用不会降低车身原有强度和耐久性的最佳焊接方法,就需要熟悉原车各部分所采用的焊接工艺。
2.检测损伤基本状况
检测损伤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碰撞的位置,确定碰撞方向及碰撞力大小,并检查可能存在的损伤。对于事故车辆,应询问事故发生时汽车的速度和撞车或翻车的部位、方向及角度,了解被撞汽车的撞击形式、位置和角度等情况,以直观的方法确定碰撞损伤的部位和可能波及到的区域。还可结合试车和测量仪器对汽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车身底板是否变形,车身是否受到整体损伤和整体扭斜,检查和确认车门开启是否自如等,以确定汽车的损坏程度和修理方式。
3.确定所有受损部位
车辆在被撞击损伤后,直接看到的只是外表的损伤,甚至保险定损也经常只是对损坏的部位进行评估。其实不然,现在的轿车在车身设计上多数采用刚柔结合的设计原理,利用吸收分解理论来缓冲撞击力,保证乘客最大程度的安全,所以当车辆受到撞击后不仅是撞击部位的变形损坏,其整个车身的多处如大梁、悬架和发动机等安装部位也可能产生变形。有时甚至车辆前面受到撞击,经检测发现后部也发生了变形。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在钣金维修中只是简单地修复被撞击部位,那么必定会对车辆的行驶带来隐患。因此在车辆受损之后需要观察车身受损状况,弄清楚碰撞时车身如何受力,力是如何沿着车体传递的,对损伤部位和相关区域的部件进行深入分析,进行科学的诊断,才能确定所有受损部位。
4.利用设备工具对受损部位进行测量
(1)拆检。测量工作需要与拆卸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否则便无法准确鉴定全部损伤情况。为便于车身的维修操作和彻底检验损伤,避免维修操作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要对有关部件进行拆卸。拆卸的原则是尽量避免零件的损伤和毁坏,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专用工具、电钻、锯、錾和气割工具等进行。
(2)测量的重要性。准确测量是顺利完成各种碰撞修复所必需的程序之一。就整体式车身来说,测量对于成功的损伤修复更为重要,因为转向系和悬架大都装配在车身上,而有的悬架则是依据装配要求设计的。汽车主销后倾角和车轮外倾角是一个固定(不可调整)的值,这样,车身损伤就会严重影响到悬架结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通常装配到钢架上,形成与转向臂固定的联系,而发动机、变速器及差速器等也被直接装配在车身构件或车身构件支承的支架(钢板或整体钢梁)上。所有这些元件的变形都会使转向机或悬架变形,或使机械元件错位,而导致转向操作失灵,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连接杆端头、轮胎、齿轮齿条、常用接头或其他转向装置的过度磨损等。因此,为保证汽车正确的转向及操纵驾驶性能,关键加工尺寸的配合公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