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水稻机械插秧的重要技术支持,育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作者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总结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机械化插秧技术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发展方向,新一轮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解决了机械技术的基础上,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在工厂化育秧的过程中,育秧环节特别重要,育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插秧的质量,在育秧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注意而又容易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推广工作经验,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1 秧田田面不平问题
秧田应该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邻近大田的熟地作秧田。整秧田时,可先上水进行平整,然后排水晾畦,使畦面沉实。播种前两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实,秧板沉实不陷脚;平,板面平整无高低;光,板面无残茬杂物;直,样板整齐沟边垂直。
而一些育秧点的秧田整的不平,畦面宽度不够,造成软(硬)盘的秧块塌边,这样会造成秧苗生长的不一致而形成大小苗,甚至引起秧苗落黄枯死。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把秧田整平、苗床宽度放到1.4~1.5 m,且在摆盘前一定要对苗床作二次平整处理。这是项简单的技术,小面积育秧畦面“实、平、光、直”,一般较易做到。大面积育秧要做到畦面“实、平、光、直”虽然较难,但做到“平、光、直”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平”很重要。若做不到的话,将直接影响到苗期的科学用水。想做到也简单,就是水整。旱整只适合较小面积的秧田,而稍大面积的秧田,如大于1亩的秧田,用旱整的方法来整平秧田就很困难了。秧苗在三叶期之前需要潮湿的环境,某些处于较高位置的秧盘若要保证其用水,则大部分秧盘浸泡在水中;若大部分秧盘正好接触到水,即满沟水时,部分高处秧盘则易受旱,致使秧苗卷叶,甚至旱死。
2 畦面宽度不够问题
按要求,畦面宽度至少须达到1400 mm,畦沟宽300~400 mm,而实际操作中,耗费了大量人工后,很多畦面宽度仅达1200 mm,畦沟宽在200~300 mm之间。摆盘后,大量硬盘边处于架空状态。秧盘在立苗、幼苗和三叶期前能接触到水。三叶期后,一旦控水,架空的盘边苗便受旱卷叶,甚至旱死。
3 营养土处理欠妥问题
(1)临时兑肥、拌和不均等,出现了肥害烧芽的现象。
(2)土壤颗粒过大,待装土工或装盘工发现时,已经走盘3~4只,造成盘土不匀。
(3)下土量调整不当,盘土过薄、过厚,影响了标准秧块的形成。
(4)营养土没有调酸(PH<6.5),没有使用壮秧剂。
(5)营养土没杀菌消毒,既没掺壮秧剂,水中也没加敌克松。如此一来,稻种一发芽,就会接触到许多有害病菌,不仅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还会为后来秧苗感染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病害创造了条件,给秧苗培育带来极大的难度。
因此,营养土一定要调酸,毕竟秧苗在酸性土壤里可以茁壮成长,不易感病。另外,土层控制在2~2. 5 cm,以便盘根。对于不使用壮秧剂的,但为盘土杀菌消毒的敌克松一定要用。对于机育秧来讲,敌克松的配比浓度以1;3000为宜。如果配比浓度较高,易对秧苗的正常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4 播种后的盖土厚薄不匀问题
播种后及时盖土,盖的土是没有拌肥的细土。盖土的要求是力求均匀,土厚0.3~0.5 cm,以盖没芽谷或稻种为宜,不要过厚。同时还要注意盘土的水分主要是播种前洒透的,盖土后就不要再洒水了,以防表土板结而影响出苗。
在实际操作中盖土不匀的现象较多。手工育秧时,操作工责任心不强,加之盖种土粒径过大,不仅盖土不匀,以后几天催芽立苗期间会造成较严重的出苗不齐,还会因压种而缺苗;机械育秧时,出土口局部堵塞,操作工未能及时发现而露种过多,便临时补土,终因机械育秧是流水线作业,匆忙补土造成盖土不匀。
三至五天后,局部偏厚的地方被生长的幼苗顶起,附近生长较慢的由于芽尖粘结在被顶起的土块上而被拔起,致使白根悬空;芽尖没有与顶起土块粘连的幼苗上盖的土则被带起,没有了盖土,种根和刚发的不定根也裸露在外。这样势必使秧苗受损。
5 堆盘催芽不合理问题
我县育秧工厂都使用育秧机育秧,都采用堆盘催芽的方式,但在实际中发现,堆盘方法五花八门。有的硬盘码放好后,上置一空硬盘;稍讲究的,上置一有土无种的硬盘;有的上盘底部紧压下盘土面上,造成下盘种子缺氧不能出牙;有的堆盘后,上盖薄膜,也有的只盖遮阳网,因为不能完全覆盖,保温保湿效果差,不能保证出芽,催芽时间差别较大。正确堆盘催芽只需2~3天,而方法不妥时却需要5~7天,甚至不能完全出牙,水稻机插秧的播种时间本来已偏迟,生育期有所缩短,而合理堆盘催芽可以稍许延长3~4天生育期,这对机插水稻的产量将会带来有利的影响。
正确的堆盘方法是,堆盘时要求地势偏高,地基较硬,摆放整齐,高度在1.3~1.5 m之间,顶层用有土无种的硬盘遮盖,最后用薄膜从上到下完全覆盖,并且四周压好薄膜边,以保温保湿。遇晴好天气时,为避免高温烧芽可加盖遮阳网;尽量使用相同的硬盘,掌握好盘土的厚度,保证上盘底和下盘土之间有适当空隙;对于不同种类的硬盘混合使用时,要上下盘边垂直交叉堆盘,利用下盘边缘强度支撑上盘,保证上盘底和下盘土之间有适当空隙。
6 科学管水问题
软(硬)盘育秧的用水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其用水特性可分三个阶段:
(1)先湿:秧苗三叶期前,大秧田保持沟里有水,小秧田早晚浇水保持盘土湿润即可。这样可以加快芽谷的立苗和幼苗快速成长为小苗。
(2)半旱:秧苗进人三叶期时要记住不卷叶不补水。补水的水质要清洁,否则易造成秧苗生病或死苗。半旱管理可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确保秧苗健壮和盘根牢固。若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人工喷洒水一次,使土壤湿润即可。大秧田可先灌平沟水再排放。必须要注意的是,秧苗三叶期后在潮湿的条件下,秧苗生长过高,且盘根不牢固,将会直接影响机插质量和效率。
(3)后控:起秧前3~5天控水炼苗。小面积育秧时,遇雨盖膜遮雨,防止盘土含水量过高影响起秧和机插。控水目的是使秧苗处于饥渴状态,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分孽早。秧田较大时,雨前再检查沟沟是否相通,确保雨水能顺利流走,防止盘土太湿影响起秧,机插时取秧量加大,造成穴株数过多,无法调整,做到宁干勿潮。插秧季节遇大雨,建议雨后先控去秧盘过多的水再进行机插,尽量不要抢时间机插,否则既易浪费秧苗,又影响机插质量和效率。
机插育秧秧田期水分管理原则为“先湿,中旱,后控”,从秧盘下田到秧苗三叶期前应以盘土湿润管理为主。三叶期后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做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的目的。补水方法:秧田集中地块可灌平沟水,零散育秧可采取早晚洒水补湿。机插前2~3天控水炼苗,万一下雨应及时排尽秧田积水。有条件的可搭建拱棚,便于控制秧块含水量。遇低温寒流时,要灌水保温,若湿冷天气持续时间长,需要在秧田水温和土温、气温差距逐渐缩小时采取勤灌勤排或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提高水温和供给氧气,防止死苗。冷后暴晴要及时灌深水护苗,缓和温差,后逐渐排水,切忌在天晴时立即排干水,以防秧苗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造成生理失水,发生青枯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