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维修教程知识 > 学习园地
思索能引人入胜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09-03-18 17:30:18



     古人有云:“学原于思。”意思是说,学问是从思考中得来的,有所思,才能有所得。正因为此,孔子力主“再思”,孟子提出“思之则得,不思则不得也”,朱熹提倡“心到、眼到、口到”,而尤其强调“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国人崇尚学习须勤于思考,洋人对此又持何种看法呢?且请听听他们的说法。牛顿说:“我要把如同海滩沙粒之多的真理,一个一个地加以思索。”爱因斯坦说: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高斯则坦言:“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的。”伽利略满怀欣喜地说:“思考是最大的快乐。”车尔尼雪夫斯基则热情地鼓励大家:“思索吧,思索能引人入胜。”

    为什么人们这么异口同声地强调学习求知必须勤于思考呢?这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书上的东西即便都是真理,那也是人家总结研究出来的,如果我们不独立思考,细心探究,那末就算是阅知了它,甚至是熟读了它,我们对它的认识仍然是表面的和肤浅的,还是经不住人家的三句问。“熟知并非真知。”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这句话可谓深中肯綮。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将书上的知识经过细细的咀嚼,慢慢的消化,它才能化为我们的血肉,成为我们的看家本领。


第二,我们所学的知识犹如一棵大树,乃是叶连着枝,枝连着干,干连着根,相互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学习时不作思考,浅尝辄止,那就会得其枝叶而忘其根本,知其表面而不知其底细,所得的知识就一定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只有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全面的思考,我们才有可能对其里里外外、根根梢梢的东西全都了然于胸,才能真正认清知识之树的完整形象。


第三,世上的事物纷繁复杂,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有一个过程,不可


    能一下子就尽善尽美,有时甚至还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差错,而这就决定了反映这种认识的书本知识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读书学习时就一定要 “深究而悉讨”,“慎思而明辨”,这才不至于人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听,才不至于良莠不分,好丑不辨,错将谬误当真理,误将痈疽当宝贝。


第四,也许这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主要并不


    在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具备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正如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那样:“智力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备记忆;是造就智力的探索者,而不仅是博学。”读书时固然需要看书,但思考的时间应该比看书的时间更长。为什么?这好有一比:吃饭时固然需要咀嚼,但消化的时间应该比咀嚼的时间更长。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具备能够“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爱因斯坦语)的能力,读书学习时就非得在独立思考方面狠下工夫不可。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思考,通过对纷纭复杂的事物的表象及乏味的概念的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知。思考,它清新明澈得好比刚刚冲出山谷的小溪,它灵动飘逸得如同嫦娥舒展的广袖,它能激发我们的灵感,使我们文思泉涌,妙想频出。不过,它又如一张洁白的绢布,极易被来自外界和内部的灰尘所蒙蔽,需要我们把它当成一面镜子,时时地给予清洗和拂擦;它又如一只美丽而尊贵的天鹅,需要我们对它精心地饲养和梳理,以使它的羽毛日渐丰满,然后一飞冲天。

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上一文章:创新意识的作用
·下一文章:人生的自我创新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图文阅读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04,070.3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