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国的制冷工业界。我一直把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业精神”作为格力的发展信条之一,但真正读懂其中含义的人又有多少?
不太聪明的福特
最近开始读《亨利·福特自传》,是的,就是那位给美国“装上了车轮子”的福特先生的自传。因为扉页上的一句话——“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句话,让我颇有觅得知音之感,于是我决定好好地读读福特,读读他的人生。
《亨利·福特自传》写的是福特事业的起起落落,从他的出生一直到他第一辆汽车的诞生,福特经历了许多艰辛,也体味了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快乐。我喜欢书中执著得有些傻气的福特——他不断地离开一个又一个稳定的工作,离开父亲的农场,不断地研究、实验、再研究、再实验……如此的艰辛只是因为他喜欢机械,因为他有一个不需要马拉的车的梦想。在许多人看来,只有傻子会放弃安逸的生活去追求一个无法承诺财富的梦想。或许也是性格使然,我总觉得事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至于宗旨和理念是人人都可以说的——有点偏执的感觉,或者说有点傻。但我想,不太聪明也许正是成功的开始。阅读《亨利·福特自传》后,我的这种想法得到了更确切的验证。我想,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很多人无法理解格力坚持只做空调不搞多元化的战略,无法理解仅因为理念的不同便向国美公开叫板的做法。
这一切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人们都太聪明了,用福特的话说,就是“这往往就是聪明人做事的方法——他们如此聪明和现实,以致他们总是知道为什么某些事情是做不到的,他们总能知道事物的局限性”。
正是这种聪明,让许多人总能为自己描画一个舒适的未来,一个不需要太艰辛也能小有收获的未来。他们对人生不会怀有伟大的梦想,只需生活安逸即可;他们做企业也不会感到社会责任的沉重,能赚到钱即可。
所以,在聪明人居多的美国,只有一个发明汽车的福特。而同样,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工业界,也很难找到与格力惺惺相惜的同行知音。
福特的“工业精神”
在福特生活的年代,许多人都从杂志上知道了“自动发动机”,但这只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而非热情。没有人对它进行研究和实验,除了冒点傻气的福特。福特先是弄清了发动机的原理,然后有了制造双缸发动机的构想,之后在1892年成功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他的执著精神造就了他成功的开始!
我可以想象年轻的福特如何在自己的小车间里不断地研究、实验,就凭借着不多的资料,摸索着将一个个别人从来没想过的构思变为现实,我可以体会他的快乐和艰辛,这也是每一个从事工业的人必经的心路历程。
工业与商业是不同的。这是一座用思想与汗水、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构造起来的大厦。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因此,侥幸与投机在这里都不管用,只有秉承一种“工业精神”,朝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走向未来。
一百多年前,福特因为执著的“工业精神”而成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做企业、做事也同样需要工业精神。
格力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具备核心竞争力,更需要一种灵魂性的东西来充实企业的精神文化。
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尽快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从“商业精神”到“工业精神”的转化,就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一项灵魂性的支撑,也是企业需要迫切实现的任务。
对“工业精神”的诠释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长期用“商业精神”来指导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什么赚钱做什么,完全用利润的标尺来衡量企业发展。但这把“利润的尺子”把企业推向了追逐利润的沼泽,价格战、同质化、产能过剩等都是“商业精神”带给中国制造企业无法逃避的后遗症。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长期领导行业发展的领袖企业,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商业精神”的指导下,实际上,其发展核心动力就是一股“傻劲”和“吃亏的精神”。如果没有当年福特坚持只做汽车不做金融的“傻劲”,就不会有今天的福特汽车;如果没有比尔·盖茨放弃房地产暴利不赚,专心于软件产业的“傻劲”,就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所以,真正能支撑一个企业走向未来的,不单是技术,还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工业精神”。
与传统的“商业精神”不同,我所理解的“工业精神”,应该是指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全心全意关注消费者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所有行为都必须抱着对未来负责任的精神,简单说,就是“吃亏精神”。有了这种“工业精神”,就可以把人的力量和智慧无限地聚合起来,实现最大程度的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向前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在我心中,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必定是“工业精神”的实践者,即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了这些而放弃眼前的利益。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会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事业的核心,而非简单地赢取利润。当代中国要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和他们的“工业精神”他们获得利润,但并不仅仅为了获得利润!他们的利润来自于自主创新而实现的核心技术的发展。
我自认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太会衡量所谓的得失,只一味朝着认定的方向前进。对我而言,格力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就是制造出中国乃至世界的好空调的方向。我希望格力空调能成为世界上叫得响的牌子,能让中国的空调业在国外同行面前挺直腰杆。为了这个目标,格力只做空调,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为了这个目标,格力建起了中国最大的空调实验中心……
我不知道还要放弃多少、付出多少,才能完成格力的梦想。但我明白,只有坚持“工业精神”,勇敢地走下去,才有可能到达彼岸,因为福特就是这样开启他成功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