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护、保养与修理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人们对于汽车维修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且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程和准则。但是,这些规则是有适用条件的,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制定的。汽车故障的形成和产生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运用汽车维修规范时,需要根据车辆的历史与现实情况做具体分析。执行任何维修规范都不可绝对化,故障现象的甄别、故障原因的判断以及维修措施的取舍,都应以实践为唯一的检验标准。下面列举几个汽车维护与修理的例子,以做简要的说明。
1. 关于零件安装的方向性
在汽车维修手册中,对许多零部件的安装方向做出了限定。以汽缸垫和汽缸盖的安装为例,一般要求按照汽缸垫上的记号进行安装。对于没有标记的汽缸垫,由于铜皮石棉汽缸垫分为光滑和有卷边两面,在安装时,通常应当使光滑的一面朝向汽缸体,以防止燃烧室内高温、高压燃气冲坏汽缸垫。但是,这是针对铸铁汽缸盖而言,因为过去绝大多数发动机的汽缸盖采用铸铁制造,铸铁汽缸盖使用非常普遍,所以上述安装规定是正确的。可是现在不少汽缸盖采用铝合金制造(如乘用车汽缸盖),由于铝合金的质地比较轻软,为了防止汽缸垫卷边刮伤铝合金汽缸盖平面,所以应当将汽缸垫光滑的一面朝向汽缸盖安装。
在汽缸盖经过拆装并且发动机运转10~20h后,一般要求复查铸铁汽缸盖紧固螺栓的紧度,以保证汽缸盖与汽缸体之间可靠的密封性。但是对于铝合金汽缸盖而言,其膨胀率大于钢螺栓,受热以后汽缸盖与汽缸体会压得更紧,因此,铝合金汽缸盖在冷却状态下按规定的转矩拧紧以后,可以不复查汽缸盖螺栓的紧度。换句话说,汽缸盖经过拆装后,要不要复查汽缸盖螺栓的拧紧度,需要依据汽缸盖的材料来决定。
2. 关于怠速运转的利与弊
在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应当避免长时间怠速运转。制定这项规定不仅是为了节省燃油消耗,还因为由于怠速运转时汽缸内的混合汽燃烧不完全,往往在汽缸内形成积炭,同时增加了有害物的排放。但是在下列情况下,怠速运转却是必要的。
(1)发动机启动后,怠速运转一会儿,能够使润滑油快速压送到各摩擦副表面,有利于减少机件的磨损,同时使机体的温度逐渐升高,便于投入负荷运转。
(2)在汽车磨合阶段,怠速运转是一个必经的步骤,而且有一定的时间和负荷要求。
(3)在大负荷、长时间运转后,让发动机(特别是废气涡轮增压型发动机)怠速运转一段时间,有利于机体逐渐降温,从而避免轴承咬死,或者由于骤然冷却而产生机件开裂事故。
3. 关于维修数据的取与舍
在维修手册中,一般都对点火(或供油)提前角、气门间隙等调整数据给定一个范围,例如某型号发动机的供油提前角为上止点前25°~27°,只要实际值不超出这一范围,发动机就能正常运转。如此理解,对于技术状态良好的发动机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比较老旧的发动机,则要根据发动机的技术状态和季节的变化做具体分析,确定调整值是偏向上限有利还是偏向下限有利。
(1)供油提前角
如果汽缸、活塞、活塞环、气门等零件磨损,造成汽缸的压缩力不足,或者由于冬季气温很低,燃烧室内混合汽的着火延迟期增长,此时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需要延迟一些(即偏向下限),否则将造成柴油机启动困难、功率下降和油耗上升。
(2)气门间隙
为了减少发动机怠速时CO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可以稍微增大气门间隙。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则气门重叠的角度就会增大,导致有一部分燃气随废气排出机外,不利于减少怠速时有害物的排放。
(3)电解液密度
实验数据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电解液的密度偏低较为有利。虽然较高密度的电解液可以略微提高蓄电池的端电压,但是当密度过高时,电解液的黏度加大,使其渗入极板微孔的能力减弱,蓄电池的内阻增大,反而造成蓄电池的容量降低,与此同时会加剧极板和隔板的腐蚀。因此,只要蓄电池没有冻结的危险,在冬季可以采用略低的电解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