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燃料电池堆栈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丰田Mirai车搭载的燃料电池堆栈(图3)是由370片薄片燃料电池组成的,因此被称为“堆栈”,一共可以输出114 kW的发电功率。虽然氢燃料电池名字里面有“燃料”字样,同时氢气也能够跟氧气在一起剧烈燃烧,但氢燃料电池却不是利用燃烧来获取能量的,而是利用氢气与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来形成电流的,这一过程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质子交换薄膜”将氢气拆分,质子交换薄膜也是燃料电池领域最难被攻克的技术壁垒。如图4所示,在燃料电池堆栈里,进行着氢与氧相结合的反应,其过程中存在电荷转移,从而产生电流。与此同时,氢与氧化学反应后正好生成H2O,即水。
燃料电池堆栈作为一个化学反应池,其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在于“质子交换薄膜”。在这层薄膜的两侧紧贴着催化剂层,将氢气分解为带电离子状态,因为氢分子体积小,携带电子的氢可以透过薄膜的微小孔洞游离到对面去,但是在携带电子的氢穿越这层薄膜孔洞的过程中,电子被从分子上剥离,只留下带正电的氢质子通过薄膜到达另一端。氢质子被吸引到薄膜另一侧的电极与氧分子结合。薄膜两侧的电极板将氢气拆分成氢离子(正电)和电子、将氧气拆分成氧原子以捕获电子变为氧离子(负电),电子在电极板之间形成电流,2个氢离子和1个氧离子结合成为水,水成为了该反应过程中的唯一“废料”。从本质来讲,整个运行过程就是发电过程。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电子不断发生转移,就形成了驱动汽车所需的电流。如果说,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突破是在发明一种汽车,倒不如说是在发明一种全新的“发电机”,然后整合进一部车子里。在燃料电池堆栈中,排布了诸多薄膜,可以产生大量的电子转移,形成供车辆行驶所需的电流。因此Mirai车是纯电动车,燃料电池堆栈代替的就是厚重且充电效率低下的锂离子电池组。一般情况下,燃料电池堆栈所产生的整体电压为300V左右,不足以带动一台车用大功率电动机,因此,Mirai氢燃料电池车还装备了燃料电池升压器,将电压升至600V以上,从而顺利驱动电动机。
丰田的燃料电池堆栈经历了10多年的技术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结构。丰田汽车公司2008年采用的燃料电池技术如图5所示,由于通路宽度过大,氢氧化学反应产生的副产品水会在通路内堆积,阻碍氧向催化剂层扩散,降低发电效率。Mirai氢燃料电池车采用新型高性能燃料电池,阴极采用了3D立体精微流道技术(图6),氢氧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水可以通过3D立体精微流道迅速排出,防止堆积的水对氧气的进一步进入产生阻碍,使空气可以充分通过微流道流动与催化剂层(采用铂钻合金催化剂,活性提升1.8倍)接触;正极的质子交换薄膜被做得更薄(厚度减小1/3,导电性提高3倍),气体在扩散层(采用低密度材料)的扩散性得到提升,催化剂层处于“超激活”状态,显著提升了电极的响应性能,有效地改善了发电效率,因此,整个燃料电池堆栈的发电效率达到了3.1 kW/L,是2008年丰田燃料电池技术的2.2倍。
4.高压储气罐
了解氢气物理特性的人都知道,氢气和汽油不同,常温下氢气是气体,密度非常低,并且非常难液化,常温下更是无法液化,因此氢气要安全储藏和运输并不容易,所以,氢气无法像汽油那样直接注入普通油箱里。丰田设计了一大一小2个储氢罐,通过高压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充入氢气。以目前的主流储存技术,丰田选用了70 MPa(也就是700个大气压)的高压储气罐(图7)。 2个储氢罐总的容量是122.4 L,采用70 MPa,也只能容纳约5 kg的氢气,因此实际上燃料的质量并不大,反而储氢罐特别笨重。
为了在承受70 MPa的前提下仍旧保持行驶安全性,所以储氢罐被设计成4层结构,铝合金的罐体内部衬有塑料密封内衬,外面包裹一层碳纤维强化塑料抗压层,抗压层外侧再增加一层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外壳,起到减振保护作用,并实现外壳的轻量化,并且每一层的纤维纹路都根据所处罐身位置不同而做了额外的优化,使纤维顺着压力分布的方向,提升保护层的效果。多重纤维材料的组合应用及不同的纤维编制形式,能够有效发挥各种纤维的物理特性,适应不同的罐体区域的受力情况,可以减少40%的纤维用量。